經歷52年風風雨雨,曾經無比輝煌的福建省第一家國營百貨商店-----福州市臺江百貨,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終因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在連續幾年的虧損經營后于日前告別了歷史舞臺。
停業前,來到地處閩江邊的臺江百貨,只見陳舊的商廈內猶如一個大甩賣場,積壓多年的各類日用商品正打著“特價”“清倉大拍賣”等標語向路人兜售著,許多商品打出五折、六折的優惠價,但商場仍然冷冷清清,鮮有人光顧。
一些在臺江百貨工作數十年的老員工回憶起臺江百貨昔日的輝煌,不禁黯然神傷。計劃經濟時代,每天早上,臺江百貨的大門一開,就會看到上百人守在門口等著購物。
臺江百貨成立于1951年,是當時福建省第一家國有百貨商店。整座大廈營業面積8000平方米,主要經營日用百貨、文化用品、針紡織品、服裝鞋帽、五金交電、煙酒副食等10大傳統商品。幾十年來臺江百貨一直是福建省百貨龍頭企業,曾創造出平均向國家繳稅300多萬元的驕人業績,并獲得了“中華老字號”的金字招牌。
然而,昔日輝煌的老字號百貨店,卻沒能抵擋住市場經濟大潮的沖擊。據福州市貿易局有關人員介紹,近十年來,隨著商品零售業的迅速發展,特別是進入21世紀,福州的超級連鎖商業群雄并起,“好又多”“沃爾瑪”“麥德龍”等外資商業集團,再加上本土“永輝”“華榕”等現代超市涌入,傳統的國有百貨受到巨大沖擊。這些新興崛起的商業城和大超市,不僅購物環境好,貨品豐富,物美價廉,而且經營靈活,深受百姓喜愛。相比之下,國有臺江百貨還延襲著計劃經濟體制的經營理念,品種單調、價高且更新慢,購物環境也差,使原來資金雄厚、輻射面廣、配套售后服務好等優勢,在現代的商業競爭面前喪失殆盡。幾年間,這家老字號百貨已經衰敗到連電費都交不起了。據了解,截至去年底,臺江百貨因嚴重虧損,資不抵債已經高達近千萬元。
為擺脫困境,去年4月,臺江百貨引入外來資金,由一家私營企業進行為期1年的托管,意欲讓其“嫁接”收購。但亡羊補牢為時已晚,這一招并沒有奏效,今年4月,外資對臺江百貨的托管到期,臺江百貨終于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走向消亡。
(記者 景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