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場風傳,超大現代農業集團(以下簡稱“超大集團”)將與永輝集團合作,再度向超市大舉進軍。記者向超大集團求證時,該公司相關人士證實,超大集團將通過與永輝超市的合作,再次發力超市產業。同時合作的另一方永輝集團亦向記者表示,合作意向已然達成。
超市作為有效的產品展示平臺和終端銷售渠道,一直與超大集團的產業擴張戰略密切相關。超大早在2002年就試水超市經營業務,并計劃在全國范圍內編織一張巨大的超市銷售網絡。而就在一個多月前,超大集團在香港發行了13.44億元零息可換股債券,由此獲得充裕的資金給此次合作增添了不少籌碼。
優勢互補,達成合作意向
自稱是“全國農業龍頭老大”的超大集團,一直在積極探索一套集上游產品、下游渠道及物流配送為一體的產業經營模式。
當年,借福州市推廣“農改超”之機,超大集團便開始介入超市業務。2002年3月,超大宣布投資2.8億元參與福州“農改超”工程,共在福州開設了7家生鮮超市、5家果蔬專賣店和3家社區便利店。但幾年下來,超大超市的經營狀況并不理想,其店鋪數量也從7家減少到了4家。
由于自身超市經營不盡人意,這期間,超大頻頻與各大連鎖超市展開合作,其中就包括了永輝超市。永輝集團總裁助理翁海輝表示,永輝一直都與超大有生意往來,雙方的合作主要是由永輝銷售超大集團的果蔬產品。
而正是基于這些合作,讓超大集團的高層開始轉變經營思維,不再局限于自主經營模式。在陸續關閉3家超市之后,超大選擇了與永輝集團進行更高層次的合作。
但當記者問及此次合作細節時,超大集團副總裁楊金發表示,為避免給超市公司員工帶來心理負擔,不便透露具體事宜。
相對于超大集團的緘默,合作的另一方永輝集團則顯得比較坦然。在問及雙方合作的原因時,翁海輝表示,超大集團目前在福州市區有4家超市,分別是超大超市西營里店、省府路店、東水店以及道山路店。而永輝主要是看好超大這4個店的區位條件。同時,他還透露,雙方已初步達成意向:超大集團把福州市區的4家超市交由永輝集團管理,合作雙方各持有相應的股份;與此同時,永輝集團全面引進超大集團的農產品,超大集團成為永輝集團的主要供應商,而永輝集團將在所有超市門店里開辟超大貨品專柜,直銷超大集團的特色農產品。
翁海輝表示,如果磋商順利,雙方將在5月底簽約。但他不愿進一步透露雙方合作的具體細節,只是告訴記者,目前雙方談定由永輝對超大超市進行管理,同時原超大超市的場地租金以及加盟商戶的續約問題都將由永輝來承接。
據接近超大集團的知情人士透露,目前雙方還在就合作細節進行磋商,可能將在4家超市的基礎上合作設立公司。同時,由于合作雙方近期都在忙于“5.18福建商洽會”的準備工作,合作談判事宜也可能延后。
牽手永輝,超大欲以銷帶產
業內人士認為,超大集團在零售終端費盡心力主要是為其整個產業鏈服務。
一直以來,超大集團全面致力于綠色生產資料開發、綠色生產基地建設及綠色農業科技研發。經過幾年的努力,已成功地構建起一條從種子、有機肥料、生物農藥供應到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再到社區連鎖專賣、單位配送、批發網絡、出口創匯的“綠色生態產業鏈”。
正是通過這種“從生產到銷售”的經營模式,超大集團自2000年上市以來,一直維持著70%左右的毛利率水平。
與此同時,超大集團賴以生存的農地基地也在不斷擴大。截至2005年6月30日,超大已擁有18.9萬畝土地的使用權,大片農業用地為其帶來了高額的營業收入,2005年度(2004.7.1-2005.6.31)公司營業額高達20多億元。據悉,目前超大集團的農業基地已遍布全國12個省、市。
除了有良好的硬件基礎,技術和人才等“軟件”也為超大的產業整合提供了堅強的后盾。據悉,超大不僅擁有現代農業科技研究所、農業戰略研究所及農業高科技實驗示范農場,還擁有由數十位農業專家組成的農業專家智囊團。
在此基礎上,超大集團加快農業產業的發展,積極向農業產業的中下游延伸。目前超大的產業已遍及種植業、畜牧業、生物農資和食品加工業,日益完善的產業構架已然形成。
然而,這些優勢僅僅能夠保證高產量,真正要將產量轉化為銷量,還得借助強有力的銷售終端。盡管目前超大制定實施的“國內與國際并舉”的產品營銷策略,使其在內地市場構建起由雙向大物流、單位配送、批發網絡、國際貿易組成的營銷網絡體系,并由此打造了一支專業的農產品營銷管理團隊,但其仍在不斷開拓針對高消費力城市的銷售網點。
顯然,如果擁有一張廣闊的銷售終端網絡,將有效地帶動超大的產業發展,進一步提升公司的銷售收入和核心競爭力,而這種愿望也隨著產業構架的形成變得越來越迫切。
打造平臺,邁出整合第一步
其實,一直以來,超市營業額在超大集團總營業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并不高。據了解,2005年度,超市經營收入僅為該公司總營業收入的4%;而在農產品的銷售上,借助超市這一營銷網絡實現的銷售額還不到公司總銷售額的10%。如2005年度,自有農產品在超市的銷售額僅為公司總銷售額的6%。
但超市對于超大集團的戰略意義卻非同一般。超大集團曾在2005年明確表示,未來公司將致力于把公司品牌效應延伸到產品上,將更多地在產品上使用“超大”的商標,提升產品的知名度,使“超大”成為一個家喻戶曉的消費品牌。同時,公司將在積累了大量零售終端的經驗后,繼續著力拓展這個市場,提升超市銷售農產品的份額。
國家在“十一五”規劃中,著重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任務,中國農業可望進入一個快速發展期。對此,超大集團主席郭浩表示,這將為超大帶來更大的發展空間。但目前超大在國內農產品市場的占有率尚不足0.5%。為此,超大于4月3日發行了13.44億元零息可換股債券,并計劃將出售債券所得的80%資金用于擴充生產基地及相關資本投資。
此外,自去年5月份以來,超大集團曾多次幫助臺灣農產品行銷大陸市場,由公司進口的300多噸臺灣農產品不僅在福州地區展銷,還大批量運抵上海、北京等地進行推廣、銷售。超大戰略研究所所長助理鄭景容表示,超大在其中主要是扮演兩岸經貿往來的橋梁和紐帶的角色。
據悉,5月18日在福州舉行的海峽兩岸經貿交易會上,臺灣農產品展銷區展出面積將達900平方米,參展涉及10多種臺灣時令水果、11種新開放的臺灣產蔬菜和200多種深加工農副產品。鄭景容告訴記者,屆時超大有可能與臺灣廠商對接合作經銷。
要實現對臺灣農產品的直接經銷,超市是最佳的平臺。利用這一終端,不僅將有效地提升產品的知名度,還能進一步整合產業鏈,提高公司的產品毛利率。
顯然,超市的經營與產業鏈的整合已經成為超大集團戰略實施的關鍵一環,此次與永輝集團的合作,可以視為實施公司戰略計劃的第一步。
業內人士一致看好這次合作。他們認為,超大集團和永輝集團合作之后,一方面可以更好地進行產品的推廣和終端銷售;另一方面,則借助超市這一營銷網絡實行產業聯動,一個是上游農產品生產龍頭老大,一個是下游零售業巨頭,合作前景值得期待。
相較于業界的樂觀,作為主管部門的福州市貿發局則顯得較為謹慎。貿發局相關人士表示,從表面上看,合作可謂是雙贏,但合作前景還得看具體的合作內容和細節,并通過科學評估之后才能作出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