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2月,福建啟動“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到去年底,已在743個鄉鎮的4861個村累計建設和改造合格農家店6373個,建成配送中心98個,農家店覆蓋全省83%的鄉鎮和33%的村,1739萬農民直接受益。目前,福建已確定“萬村千鄉市場工程”的3年目標,到今年末,建設10000個以上農家店。
調查發現,通過連鎖經營方式開設的農家店,店容店貌更美觀,商品種類更多,假冒偽劣商品少了,價格便宜了。用試點地區農民的話說,“萬村千鄉市場工程”為他們系上了“安全帶”,搭起了“方便橋”,編織了“實惠網”。承辦企業積極參與,銷售網絡擴大了,經營成本降低了,聲譽和效益提高了,涌現出安溪聯誼潤家、福建永輝集團、福清佳源、建甌閩浙超市、福鼎盛德商貿等幾十家優秀試點企業。
根據農民生產、生活對物質文化需求的變化,試點企業針對不同的消費能力、消費習俗,有的放矢地增加服務項目,便民利民。福建永輝集團在農家店設立了免費加熱食物、免費提供開水、免費送貨上門,代辦水電費繳交、電話充值、代辦門診掛號等便民服務。一些試點企業在組織工業品下鄉的同時,利用農家店網絡組織農產品收購,建立自有農產品生產基地,或與生產基地產銷對接,實行訂單生產,促進農民增產增收。試點企業還整合流通信息資源,積極開展信息咨詢、網上推銷,建立農產品、農業生產資料、生活消費品、市場供求、交易及價格等信息的收集、整理和發布制度,引導農民生產流通。
連鎖超市開到村里,農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安全、舒適、衛生的購物服務。走進店里,看到的是價格優惠、種類豐富、陳列整齊的商品,明亮的環境,超市化的管理,使村民告別了往日“大件商品進縣城,日用百貨趕圩集,油鹽醬醋靠個體”的消費方式。建甌市閩浙超市在東游鎮建店后,帶動當地生活消費品價格下降5%至8%。去年,全省農村消費品零售額961億元,同比增長11.2%,增幅增加1.6百分點。
同時,農資農家店根據農民的需要,將種子、化肥和農藥及時配送到農民手中,方便了農民。許多農資農家店設立了規范的“莊稼醫院”,聘請農技人員,接待農民問診,或到實地診治,指導農民生產。南平市龍得寶農資連鎖公司與各鄉鎮農家店進行網絡視頻連接,實行遠程可視診斷、會診和診治服務,為農民解決生產中的疑難雜癥80余例,挽回經濟損失260余萬元。
在安溪,農民大多數以茶為業,制茶需要的設備如冰箱、空調等,以往要到縣城才能買到,而且維修不便。福建聯誼潤家購物廣場有限公司根據這一特定需求,為茶農提供全方位服務,允許茶農在連鎖農家店訂貨,公司配送中心在第一時間把商品配送到各店,并派專業人員上門安裝、調試。
部分試點企業利用農家店建設農產品收購網,將農產品收購點開到農民家門口,當地農產品可以通過農家店實現地產地銷,并通過農家店與試點企業配送中心的網絡直接進城上架銷售,賣出了較好的價錢。建甌市東游鎮黨上村閩浙超市農家店開業以來,在當地采購的錐栗、蜜橘、蘆柑等農產品銷售額達20余萬元。另外,去年福建農家店的建設為農村增加了1.2萬個就業崗位,為農民增收開辟了新途徑。
試點企業通過實行連鎖經營、統一采購配送,降低了商品流通成本,保證了商品特別是食品與農資的質量。農民潛在的消費能力進一步被調動,企業的銷售規模也隨之擴大,市場占有率逐步提高。去年,全省試點企業銷售額達47.08億元,比上年增加22.39億元,增長90%。
(福建日報 陳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