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日從福建省閩港促進辦了解到,為進一步推動閩港軟件及服務外包合作,7月17日,福建省將在香港舉辦“閩港軟件暨服務外包合作研討會”。這是繼4月12日,由香港貿發局與省外經貿廳、經貿委聯合在福州舉辦“閩港經貿合作工作會談”、4月底省經貿委組織福建省24家中小企業汽車零配件廠商赴港參加“2007香港國際汽車零部件展”并與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簽署合作備忘錄之后,閩港經貿合作的又一個重要活動。
香港回歸之后,福建省抓住機遇,積極推動閩港經貿交流與合作,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尤其是2004年6月,省委書記盧展工率團訪港,提出了構建閩港合作“八大平臺”的主張,即聯合招商平臺、基礎設施與公用事業合作平臺、金融合作平臺、貿易合作平臺、中小企業合作平臺、旅游合作平臺、物流業合作平臺、人才交流合作平臺,得到時任特首董建華及特區政府的認同與響應。從此,閩港經貿合作依托“八大平臺”,在政府搭臺、高層推動、民間和企業積極響應下,合作的形式和內容不斷創新:從制造業的合作向服務業合作推進,從投資貿易的領域向技術和管理的領域發展,從綜合性的領域向專業領域深入——
聯合招商拓寬了合作渠道。一方面,聯合招商使閩港合作由松散型向緊密型方向發展。2005年、2006年,省經貿委與泉州、福州、三明、南平等市先后與香港廠商會、中華總商會、工業總會、貿發局等聯合在港舉辦招商活動,取得豐碩成果。四個市的四次招商,累計簽了200多個合同項目,合同利用外資23億多美元。通過聯合招商,設區市與香港工商社團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包括在日常招商項目推介、貿易合作、人員培訓等。另一方面,通過聯合招商平臺,閩港合作由境內合作逐漸向境外合作方向發展。2005年、2006年,省外經貿廳與香港投資推廣署先后聯合赴德國、西班牙、意大利、加拿大、美國等地舉辦“投資推介會”;今年7月初,還將聯合到日本和韓國,舉辦汽車及零部件、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建設、裝備制造業、信息產業等項目推介。借助香港的網絡渠道和客戶資源,福建省與更多的歐美客商建立了聯系。
金融合作提升了合作的水平。金融、物流是生產性的服務業,是提升福建省制造業水平不可或缺的產業。今年5月,世界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畢馬威在中國的第10個辦事處在福州正式開業,將為福建企業提供審計、稅務和咨詢等服務,促進企業提高管理水平;2005年,特區政府馬時亨局長率百名金融代表團訪閩后,金融行業合作與對接拉開序幕:香港富邦銀行入股廈門城市商業銀行已成定局,匯豐銀行購入永輝集團20%股份,已進入報批程序,福州東亞銀行成為首批獲得國內法人資格的外資銀行,42家港資企業入股福建14家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福建省紫金礦業、龍工集團、廈門港務、DBA電訊、飛毛腿、武夷藥業等多家企業先后到香港上市。
公用事業領域的開放與合作,大大提高了城市的競爭力。2005年,香港永馳(國際)集團與福州市公交集團共同投資成立國有控股的福州康馳新巴士有限公司,標志著公交新的合作經營模式的形成;2006年,華潤(集團)有限公司出資6.5億元取得廈門城市燃氣公司49%的股權資格,并獲得廈門市行政區域內30年管道燃氣特許經營權;香港南益集團與泉州市自來水公司合資成立了泉南供水公司,籌資建設泉州第三水廠。此外,香港虎都集團投資建設閩侯縣垃圾焚燒發電廠項目,香港中華煤氣、香港匯津水務、香港華夏醫療等也都在與福州市洽談城市公共事業的合作。
啟動人才交流項目,為海西建設提供智力保障。福建省人事廳為此專門出臺了《關于推進閩港人才合作工作的意見》和《福建省閩港合作人才合作項目資助經費管理暫行辦法》等政策,啟動為期5年的閩港澳人才合作平臺建設工程,擬在5年內為此項人才戰略工程投資1250萬元,計劃組織2000名專業技術和管理人員赴港培訓。組織赴港培訓的團體也在逐年遞增,由2005年的8個團增至2006年10多個團,今年已超過20個團。據悉,閩港人才交流合作平臺已獲國家外專局支持,今后將在政策、項目、資金、市場、渠道等方面予以傾斜,促進閩港高層次人才的合作。
利用資源優勢,促進旅游合作。近年來,福建省旅游部門、行業通過“請進來”和“走出去”方式,與香港旅游業界廣泛開展交流,達成了合作的共識。2006年,在第二屆海峽旅游博覽會上,簽約港資旅游項目11個,總投資約6.5億美元;省旅游局還利用在香港舉辦的亞太旅游協會展覽會,開展旅游促銷和旅游招商引資活動;去年,武夷山市赴港推介大獲成功,香港旅游協會與武夷山旅游協會就加大兩地旅游合作簽署了合作協議,香港至武夷山旅游航線的開通,使香港游客成了武夷山主要的境外客源。
中小企業市場競爭力得到提升。今年4月,省經貿委在香港與生產力促進局簽訂了“2007年閩港中小企業合作備忘錄”,確定了兩地在汽車零部件國際采購、鐘表設計生產及研發、環保節能、人才培訓、展覽和技術轉化等方面的合作框架,擬建立閩港汽車零配件生產促進中心、鐘表家具設計中心、液晶顯示器件研發中心、福安電機電器網絡交易中心。據了解,今年下半年,福建省還將和生產力促進局共同實施“提升福建省汽車零部件企業競爭力計劃”,擬先篩選20家較具實力的零部件企業,由生產力促進局邀請國外專家進行評估、咨詢、提升,爭取進入全球汽車零部件供應商輔導。
貿易往來日趨熱絡。2005年,福建省經貿委出臺文件,重點支持福州、廈門、泉州、寧德10家CEPA零關稅商業中心。目前香港產品零關稅商業街已在廈門和福州落戶,主營化妝品、珠寶首飾、特色服飾等40多個門類500多個品種的香港零關稅商品。2006年,省外經貿廳、經貿委與香港貿發局簽署《關于進一步加強閩港經貿合作的協議》,閩港之間的信息交流、展覽合作、網上采購等方面的合作將得到增強。
物流合作前景廣闊。2006年8月,省經貿委與香港貿發局在港島香格里拉召開主題為“把握海峽西岸物流發展機遇”閩港物流合作交流會,并進行了現場合作洽談;9月中旬,第五屆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物流合作與發展大會在廈門舉行,閩港兩地物流協會達成了進一步合作交流的共識:“海西”建設將為香港物流企業提供了發展新機遇,閩港物流合作前景廣闊。據了解,到目前為止,香港和記黃埔、嘉里物流、利豐物流、東方海外等企業已來閩投資港口、設立公司,開展物流業務。
( 陳榮富 黃娜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