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改超”火爆搶走農貿市場生意
菜場攤主大嘆苦經:價格比不過,整體服務更沒法比
“影響太明顯了!以前一天能賺七八十塊,現在能有五六十塊就不錯了?!弊蛉眨痣u亭農貿市場的一位蔬菜攤攤主這樣向記者訴苦說。這位攤主說的“影響”就是旁邊剛開兩個月的永輝生鮮超市。
不僅是這位攤主,記者近日調查發現,面對著“農改超”的沖擊,附近的農貿市場的經營狀況可謂“江河日下”,顧客人群迅速縮水。
價格便宜搶走消費者
“你看這空心菜,雖說原來賣1元5角一斤,現在就1元2角到1元隨便賣了,可還是跟永輝生鮮超市的價格沒法比。”上述那位攤主說。而記者隨后在永輝看到,當天那里的空心菜一斤才賣四毛多。
一位正在忙著買菜的老人家告訴記者,自己家就住在附近,自從永輝生鮮超市開張以來,自己每天一大早就進永輝逛。“最主要是超市東西的價格便宜。”這位老人家說。
在岳陽小區內的一家農貿市場,銀祥放心豬肉柜臺一位工作人員表示,旁邊的永輝生鮮超市開張一年多來,該店的顧客由以前每天400多個下降到現在只有七八十個?!耙皇倾y祥堅持品牌的分布率,這個柜臺早就撤了。”
綜合優勢是根本原因
業內人士認為,“農改超”走俏的根本原因,除了價格有優勢外,還在于迎合了現代人追求快節奏、高質量生活方式的需要。比如說超市的鮮菜一般是“凈菜”,經過了初步加工,新鮮度也高。而在農貿市場里買菜,雖然就近方便,買回來后卻要花很多時間加工。尤其是超市舒適的購物環境,更成為把市民從充滿魚腥肉味的農貿市場里“拉”走的重要原因。
金雞亭農貿市場的一家水產攤主也坦言:“其實除了促銷產品外,永輝和我們的價格也差不多。但是顧客被促銷產品吸引過去以后就順便連其他的也一起買了,省得在菜市場里兜圈子貨比三家。”
岳陽小區農貿市場的一位攤主告訴記者,一年多來這個市場里的攤位已經倒了很多。
短期尚難取代農貿市場
“農改超”對傳統菜市場的沖擊只是開始,根據廈門官方安排,思明轄區內的58家農貿市場今年內將全部完成“農改超”改造;全市農貿市場5年內也將實現轉型。
有業內人士認為,傳統的農貿市場在與“農改超”的競爭中已經處于明顯劣勢,不過,從目前情況看,農貿市場還遠沒有到要退出“舞臺”的地步。
比如,“農改超”的營業時間普遍沒有農貿市場早,農貿市場大部分從早上5點后就陸續營業,而超市一般要到7點左右。讓一些習慣于早上買菜的中老年人感到不便。此外,“農改超”由于場地有限,果蔬品種一般也沒有農貿市場多。
一位在金雞亭農貿市場買菜的婦女給了記者另一個理由,她說如果買得不多還是會選擇到農貿市場來,“畢竟這里不用像超市那樣付款時還要排隊,比較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