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黃金周來臨,新世紀百貨、蘇寧電器、永輝超市等主城區30余家大商場、超市,昨日在市物價部門組織下集體承諾:規范自身價格行為,絕不亂漲價,不以任何手段玩“價格游戲”。
市物價局同時披露了一些不法商家非法牟利的方法和手段,提請市民注意防范——
不明碼標價逃避監督
上周,市民王女士向本報熱線反映,某地下商城銷售的皮鞋,看不到價格標簽。而皮鞋究竟產自何地,質量如何,根本無從知曉。
市物價局有關人士介紹,這是典型的不明碼標價行為。
虛構原價和虛假降價
市物價部門曾查獲類似案例。某某商場男裝品牌專柜,一名男模身上穿的西服標有“特價”促銷字樣,上面寫明“原價6800元,現價3000元”。物價檢查人員要求柜員出示原價6800元的銷售記錄,對方卻無法出示。
事實是,該品牌西服從未賣過6800元的價格,虛構原價純屬誤導消費者,屬于價格欺詐。
串通合謀 制訂所謂統一價
今年8月,巴南區李家沱地區10余家火鍋店,張貼同一內容的告示,其內容稱:在同一時間統一加收10元鍋底費。
市物價局調查后明確叫停了這一串通合謀漲價行為。
囤積居奇 哄抬市場價格
今年7月,我市某區縣糧油價格猛漲,老百姓之間流傳著“糧油還要漲價”的傳聞。
經物價部門調查,原來是個別不法商家故意散布謠言,趁機哄抬糧油價格,從中獲取非法利潤。
車票景點門票等擅自提價
今年上半年,交通票價投訴成為12358舉報電話的一大熱點。最突出的問題是,近郊一些區縣的中巴車和面的,乘客即使是中途到站下車,也必須購買全程票。
物價部門稱,這樣的行為屬于典型的變相漲價。
售賣車船票強行搭售保險
12358價格舉報中心常接到類似投訴,有的車站出售車票時,不主動詢問旅客是否愿意購買保險,直接將保險小票訂在車票上一并出售。如果乘客對此提出質疑,售票員才將保險費退還。
(何昌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