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電商的成本低是個偽命題,尤其是對于超市行業來講,下大力氣把采購環節、賣場商品服務搞上去,傳統零售企業一定會做的比電商還要好。”對于當前實體零售業與電商之爭,安徽樂城超市總經理王衛認為,每一家實體零售企業都把自身業務做好,就沒電商企業啥事了。
王衛的此番言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前市場環境下,我們相當一部分企業被電商這只“紙老虎”給唬住了,自己先迷茫了。
而實際上,從整體來看,過去的一年實體零售業雖然增幅下滑,但依然占據著零售業的絕大部分市場,更重要的是,各區域主要零售商實力得到了增強,并且已經開始著手轉型應對市場的挑戰了。
在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2013年度中國連鎖百強、快消品連鎖百強等榜單數據中顯示,2013年僅連鎖百強企業銷售規模就達到了2.04萬億元,同比增長9.9%,新增門店6600余個,總數達到9.5萬個,同比增長7.6%。銷售額和門店增幅分別比2012年下降0.9和0.4個百分點。
但是,與往年相比,2013年零售業發展的一個最大特點就是轉型,尤其是各區域市場的中小企業,在新的市場環境下,或是創新實體業務、或是積極觸網。
從百強榜中可以看出,區域零售商在過去一年的發展中使得自身實力得到進一步增強,他們的市場空間并沒有想象中那樣被內外資零售巨頭們過度擠壓;相反,一些外資巨頭諸如沃爾瑪、卜蜂蓮花卻在全國市場范圍內開始收縮戰線。
實體零售抗壓性增強
連續三年的增幅下滑、成本上升,但是,我們并沒有看到作為一種行業現象有哪些零售商由于無法承受重壓而破產倒閉(個案除外)。
百強公布的數據顯示,2010年以來,連鎖百強的銷售增幅持續回落,從2010年的21%下滑至2013年的9.9%,先后回落9、1.2和0.9個百分點。2013年,銷售增幅首次出現個位數,是百強統計以來銷售增幅最低的一年,但與前兩年相比,回落幅度縮小,行業進入整體放緩但相對穩定的發展階段。
從經營成本來看,2013年房租和人工成本上漲依然較快。百強企業房租支出增長11%,人工成本增長18%,與2012年漲幅相近,繼續處于快速上漲的狀態。兩項成本的增長均明顯高于企業的銷售增幅。
但是,一些企業在成本上升的情況下卻依然能夠給員工漲工資,加快開店步伐,積極拓展電商業務。
2013年,步步高銷售113.88億元,同比增長13.81%,凈利達4.15億元,同比增長21.16%;另外新開超市20家、百貨5家,截止去年年底,步步高擁有門店數達153家。在大行業環境不利的情況下,步步高無疑交出了一份理想的考卷。今年步步高的目標是,新開物理門店30家,業態門店40家,便利店總數要爭取達到兩千家以上。目前,有十個步步高廣場在建,今年4至5個廣場會開業,分布在重慶、湖南、江西、廣西、四川等地。
步步高董事長王填認為,這樣的速度體現了步步高穩健開拓傳統商業門店市場的需求。
當然,并不是只有像永輝、步步高這樣的上市公司已經形成了成熟穩定的發展模式,一些區域中小企業、甚至是年銷售尚不過億的小微企業,在當前一片唱衰之中,也照樣經營的有聲有色。
安徽樂城超市,不僅一開始就開出了國內的首家未來超市,而且已經在2013年年底初步建設了自己的物流配送體系啊,而且接連開出4家門店。在商品經營上,樂城超市也是力推直采,王衛認為,直采不一定要去田間地頭、工廠車間,批發市場也不能忽視,“尤其是在三四線城市,批發市場采購的價格往往比在網上的價格還有優勢。”
區域零售青睞“業態混搭”
在連鎖百強中,被公認為是內資企業中后來繼上的永輝超市位列第13位,對于眾多年銷幾億、十幾億甚至是數十億元級別的零售企業來講,再有像永輝那樣上位的機會恐怕已經很渺茫了,但是做好、做強自己的區域市場,能夠與任何膽敢“入侵”的巨頭在自己的核心市場一較高下,相信具備這樣能力的企業還不在少數。
目前在區域中小企業中,一般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在區域市場上追求做實做透的多業態、多元化綜合業務發展,這種企業一般都是區域市場的龍頭,或是在某一業態具備明顯優勢;另一種是剛剛起步的企業,一般選擇從社區店、便利店開始,這種企業尚處在創業的初始階段,也是起點高、更容易創新的零售業新生力量。
相對來講,選擇單純百貨、大賣場或標超的區域零售商目前已經較少,根據市場實際的“業態混搭”成為更多企業實現增長的途徑。
從百強榜中可以看出,2013年,50家以百貨業務為主的百強企業銷售增長9.6%,店鋪數量增長0.4%,均低于百強平均水平,分別比去年下降0.7和8個百分點。
另外,以經營超市為主的快消品百強企業去年的銷售增長8.5%,低于百強平均增幅1.4個百分點,門店增幅則與百強總體持平。按有可比銷售的快消品企業計算,外資企業在銷售和門店增長方面均優于內資企業,分別高出3.8和0.4個百分點。
2013年,無疑是便利店企業最受歡迎的一年,在社區商業市場成為新的熱點以及電商大鱷們的積極追捧下,便利店門店數量排名前45家的便利店企業門店增長9.5%,快于百強平均增幅1.9個百分點,按其中有可比銷售的便利店企業計算,銷售額同比增長16%,在各業態中增幅是最大的。
實際上,無論是何業態,區域零售商都可以嘗試在自己的核心市場嘗試經營,對于市場來講,承認的永遠都是企業綜合實力,而不是在某一業態做得有多出色。
自主平臺應為觸網主流
與淘寶合作,相當于你拱手把銷售送給了阿里的平臺,與京東牽手,也意味著你在把自己的消費者往京東的電商平臺上引,如果沒有自己的電商平臺自主權,實體零售商相當于在為自己的潛在“敵人”培養客流,而實體業務最終只能淪為電商交易平臺交易后的后勤服務體系。
自主電商平臺不一定要做得有多好、投入有多大,只要我們嘗試去做,哪怕目前只是企業營銷的平臺,起碼我們是在培育消費者的購物習慣,讓零售商與顧客一起在電商大環境里成長。
所以,我們看到了步步高搶先在2013年底正式上線自己的電商平臺,換句話說,步步高的目標就是,起碼讓湖南市場變成阿里、京東等電商平臺的“真空區”,讓消費者和步步高一起培養自己的網購基因。
談到創建自主電商平臺的意義,王填表示,2013年是連鎖發展較為困難的一年,企業經受了多方面的挑戰。連鎖企業普遍認識到,必須以改善消費者體驗為出發點,以商品管理、供應鏈管理及渠道無縫對接為重點,真正實現從規模向效益轉變,從外延向內涵轉變。
另外,目前國內超市行業的并購窗口已經打開,未來,超市業的格局將形成區域零售企業與全國零售巨頭共存的態勢。屆時,步步高們面對的競爭對手將是大潤發、沃爾瑪等而本土企業的優勢就在于其離消費者更近,更具親和力。因此,步步高要更迅速地做出反應、更快地縮短消費直徑、更低成本的高效滿足消費者需求。
“我們會打通線下與線下的物流體系、會員和積分體系,實現各業態的融合,在步步高這個平臺,為消費者提供不同的購物體驗。”王填如是說。
數據顯示,2013年百強企業中共有67家開展了網絡零售業務(2011年和2012年分別為41家和62家)。2013年開始網絡零售的企業有9家,另有4家暫停網絡銷售,凈增5家。
在觸網的67家企業中,51家采用自建平臺方式,8家采用自建平臺和入駐第三方平臺相結合的方式,8家未自建平臺,僅入駐第三方平臺。
記者手記:
零售的希望在“地方”
每年發布的連鎖百強榜,被看作是連鎖零售行業的一件大事,引得媒體主動蜂擁關注的同時,也實實在在為行業的發展提供了一些能夠反映過去一年全國各地企業經營中相對靠譜點的參考數據。
4月21日,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正式發布了2013年度連鎖百強、快消品連鎖百強排行榜,同時發布主要外資連鎖、連鎖百貨、連鎖便利店、部分電商、百強觸網等經營情況。
增長放緩、成本上升,便利店增速加快,如果說百強數據的第一個作用的話,那就是為這些眾所周知的行業判斷提供了數據佐證。實際上,榜單發布的這兩三天里,眾多媒體也將重點聚焦于行業整體。
現在,我們換一個角度,將目光轉移到上榜的企業身上,在可比性方面,先說說千億級的大企業。蘇寧國美與大商,蘇寧國美統計的都是整體銷售規模,大商則是上市公司部分,如果按照大商集團的整體銷售規模來計,排名第一的恐怕就不是蘇寧云商了。
另外值得注意的一點是,百聯集團從2011年的榜首滑落至2012年的第二,經過去年的調整后,百聯旗下聯華與友誼兩大股份公司正式獨立統計,2013年兩者分別是以688.18億元、608億元位列6、8位。
相信在較長一段時間的百強榜單中,名列前茅的一直會是這些老面孔——全國性發展的企業,但透過百強榜中的更多中小企業甚至是那些還沒有上榜的所謂“中小”企業,我們感受到的是一種快速生長的力量。
不可否認,由于全國性發展的規模優勢,在一定時間內,這些大型企業在整個市場中占據著明顯優勢,但是,大膽假想,如果我們各地的零售商在各自區域內都做得足夠優秀的話,那這些全國性發展的企業優勢又會在哪里?
小企業的倒閉司空見慣,大企業的“崩盤”,也不過是頃刻間?
(作者:劉朝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