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渭南市地方標準《柿餅安全生產技術操作規程》項目研討會順利召開。該標準制定主要圍繞柿餅加工過程所存在的問題而開展的一項綜合性研究工作,重點是解決柿餅加工過程中的質量安全問題。標準是由富平縣質量市場監督管理局提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富平現代農業綜合示范站、縣質量技術咨詢服務協會、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富平永輝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富平縣洋陽柿餅專業合作社共同起草。
富平是中國柿鄉,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尤其是近年來,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隨著富平永輝等企業的帶動,柿子產業得到了快速發展。但目前富平柿餅在加工中存在分散、規模小、原料利用率低、加工周期長、衛生質量差等問題,制定標準,能有利于提高柿餅產品的衛生安全質量,增強市場競爭力,提高效益,促進柿子產業又好又快的發展。
本標準涉及柿餅安全生產技術的加工場所、設備、人員、操作過程、相關工藝參數要求,以及柿餅包裝、標志、運輸、貯存要求等內容,適合用于采用空氣能熱泵結合紫外線臭氧殺菌的工廠化柿餅生產技術。其編制原則是堅持保持柿餅的傳統工藝和特色,結合現代化安全衛生的食品加工方法,提高傳統柿餅的衛生和質量。
會上,各起草組成員分別介紹了在前期所做的主要工作,并就建立標準中所存在的問題提出自己的建議。富平永輝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作為重要的參與單位,負責人陳平提出,在當前柿子產業發展環境下,制定柿餅安全生產標準十分關鍵。企業經過3年的實驗優化,運用現代化安全衛生的食品加工方法,改變自然晾曬干燥方式、自然上霜為人工控制干燥和上霜模式,減少或取消了熏硫過程,將安全可靠的化學護色防霉技術和紫外線臭氧殺菌技術結合,建立更好的護色防霉方法,進一步提高了柿餅的衛生質量和品質。他建議可將這些方法加以示范和推廣,有效引導,解決當下存在的加工問題。
本標準的制定,有助于進一步提升富平柿餅的品質,也有利于推動企業和產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