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微酒記者獨家獲悉,國內零售龍頭企業永輝超市(2018年營收超700億)在酒水板塊有了新的規劃和動作:計劃單獨孵化酒類項目,并針對這一垂直品類進行數字化轉型工作。
有業內專家表示:永輝的這一嘗試,或將在未來創建出全新的酒類流通終端品牌。
在決定深耕酒類后,11月26日,永輝與全球消費品供應鏈服務平臺1233 S2B聯合舉辦了一場進口酒類招商會,近30家酒類品牌商、運營商、進口商來到現場,和永輝進行了一對一的溝通、合作洽談。
借此機會,微酒記者對永輝超市酒類項目負責人王文羚進行了獨家專訪。
01有別于傳統商超模式,進一步加深產品直供
據王文羚介紹,永輝此次對酒水的規劃有別于以往的傳統商超模式。永輝要做的不僅是加大酒水板塊的投入力度,還將有一系列的改革與之匹配,包括采購方式,與廠家、運營商的合作模式,售賣模式,以及連接消費者的方式等。
據悉,在采購方式上的一大轉變將會是把一部分的產品直供更改為名酒、流通類全線產品的裸價直采。
微酒記者了解到,早在2014年,永輝和茅臺集團就已達成了直供模式的合作,而在隨后的一年間,茅臺在永輝的銷售業績增長了近3.7倍,有力的推動了茅臺酒從高端消費向中產、公眾消費的普及。見到成效后,永輝又陸續與富邑集團、桃樂絲、瀘州老窖以及郎酒等國內外大品牌實現了直供合作,產品品類日趨豐富,對該模式的探索也逐漸深入。
此次,永輝的酒類專項是著眼于布局整個酒類板塊,力求與各酒種的廠家、品牌商或一級代理商實現直供合作,并建立起商品溯源的數字化體系。王文羚告訴記者:“此次招商會的目的是進一步補充永輝缺失的品類。我們想要囊括世界地標性的品牌,做全品類的酒類產品,讓消費者以最低的價格,買到全球地標性的正品優質酒。”
而在酒類項目的合作方式上,王文羚主要闡述了兩個方面的變化:“在名品和流通品方面,我們希望能夠與廠家、品牌商實現裸價直采,流量共享,降低合作伙伴的費用投入,一起來推進整個銷售;此外,如果廠家或品牌商手上有好的資源,我們則希望能建立起雙方的聯合戰略來,通過我們的平臺和渠道來推廣這些品牌。當然,我們還可以一起開發全國的經銷商,進行全渠道運作,共同打造出專屬于永輝的獨立品牌。”
在王文羚看來,永輝做酒水有著天然的優勢。“目前,永輝有上千萬的會員體系,如果針對這些群體去找到或者開發一些酒類產品,哪怕只吸引到其中的10%,產生的銷售額也相當可觀。”
02以“店中店”來導入,建立專屬社交圈層
在售賣模式和連接消費者的方式上,永輝也推出了相應的新舉措。據王文羚透露,永輝打算將酒類專項跟商超體系中的其他傳統品類區分開來,給消費者以單一品牌的概念。“酒類產品不會再是簡單的放在貨架上賣,我們會針對消費者的購買習慣、市場消費趨勢、便捷服務等方面做出一系列的改造和革新。”
據永輝超市官網的數據顯示,截止11月28日,永輝已經在25個省份,49個市(區、縣)開設了851家門店。此外,籌建中的門店還有251家,而這1000 門店的配置資源,將成為永輝深耕酒水的一大優勢和保障。
王文羚說,基于自身強大的門店、客流、物流和供應鏈資源,永輝選擇了以“店中店”來作為導入方式。未來三年,永輝計劃在線下渠道開設100家以上的永輝酒類專項店中店,同時也將入駐永輝買菜app,以及京東、天貓、拼多多等主流電商平臺,以此來構建線上渠道的矩陣模型。
據悉,四川、福建、重慶、北京的線下門店將成為第一輪改造的對象。王文羚及其團隊將在這四地的線下門店中各選10家來試水。“這四個地方,無論是從消費者對酒的接受度,還是從門店的消費力來看,都是比較成熟的。我們希望用10家店來影響一個區域,再用一個區域來影響和輻射周邊。”
同時,在2C端口,酒水專項也將與傳統商超做出區分。“未來,廠家的酒水導購員只會起到一些輔助作用,在‘店中店’或線上渠道方面,將以我們自己培訓或第三方公司的酒類專員為主。這些專業的導購不會針對某個品牌或某款酒去和消費者溝通,而是會從整個酒類產品的角度去做推廣,能夠給到消費者更加中肯的建議,幫助他們選擇更適合的高性價比產品。”
值得注意的是,王文羚還提出了一個新的構想:在酒類專項發展的第二階段,將不再僅僅依托于現有的電商平臺與永輝買菜app,而將打造一個屬于酒類品牌的app。“我們會賦予app社交功能,將屬于同一個圈層的消費者聚集起來,而不僅僅是商品的買賣和交付。比如打造一個專屬于威士忌的交流圈,讓威士忌愛好者可以互相交流、學習、互動,營建出一種社區文化。這樣,一方面能夠增加消費者的粘性,提升他們的購買欲,另一方面也能突顯永輝在酒水方面的專業度,在特定的消費圈層形成口碑傳播。”
03提升購物體驗,從貨架思維到專區思維
眾所周知,永輝超市是做生鮮農產品起家的,目前,生鮮品類在永輝體系的銷售占比超過40%,酒類占比則不足4%且以名酒、白酒為主。而在此前,也有地方連鎖KA嘗試過獨立做酒水,但最終的結果卻并不盡如人意。
但在王文羚看來,上述內容反而是永輝的優勢和機會:“大部分的消費者一定是有消費需求才會走進酒類專賣店的,與它們相比,永輝有大量前來購買生鮮和日用品的顧客,當這些消費者走進永輝,就有機會看到‘店中店’,看到永輝在酒水方面做出的一些變化。而只要讓用戶看到了,就已經完成了搶占消費心智的第一步——當他們以后有酒水需求時,購買行為就會順其自然的發生。”
成都朗云貿易有限公司總經理肖欽月告訴記者:“對于有充足流量的商超來說,‘店中店’是一個可行的好模式。相比于傳統的多供應商分別供貨的模式,其優越性在于更易建立起統一、完整的產品結構思路和服務標準,這對購物體驗的提升是非常直接的。消費者不用再面對讓人眼花繚亂的‘搶客大戰’,采購對酒水品類的管理也從‘貨架思維’變成了‘專區思維’,供應商競爭導致商超毛利下滑的情況也會好轉。這不單純是掛一個牌子的問題,而是整個商業模式的調整。”
肖欽月表示,如果想要在“貨架思維-專區思維”的基礎上再進一步,把店中店打造成一個獨立品牌則是題中應有之意。有了獨特的品牌調性,消費者才有可能逐步從對產品品牌的忠誠轉移到對渠道品牌的忠誠。“無須諱言的是,這一點在傳統模式上是較難完成的。超市酒水區域的同質化相當嚴重,消費者更多的還是關注產品品牌和價格,難以建立起獨立的渠道品牌認知。”
至于和廠家、品牌方在合作模式上的變化,實際上是永輝想要做酒類專項這件事情所帶來的必然結果。肖欽月表示:“‘店中店’和超市供應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業務模型,不可能簡單的通過同樣的采購和供應結構來支撐。相對于傳統商超來說,店中店模式的產品組織不能再以供應商為單位進行產品管理,而要以整體的概念來打造商品結構,從而最有效的捕捉到消費者的各種需求。所以,獨立的一套采購邏輯在某種意義上是必須的。至于是裸價直采、經銷合作還是聯營,則需要運營者來靈活判斷。”
(邱夢思 吳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