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輝超市今日發布2022年年度業績預虧公告,公司預計2022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7.4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減虧12億元。2022年扣非凈利潤-24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減虧14.4億元。
01
減虧
永輝的虧損受宏觀環境、業務轉型、投資損失影響。
宏觀環境主要表現為疫情影響,由疫情帶來的閉店限流、消費信心下滑形成了一個對實體零售商不太友好的市場環境。
根據一些第三方機構的統計,2022年,永輝近50%左右的門店受到疫情影響,因疫情停業30天以上的門店近百家。
永輝超市在公告中稱,2022年度受新冠疫情影響,較多門店短期暫停營業,主要城市居民線下門店的購物需求和消費心理均受到較大影響。
目前,永輝超市門店覆蓋29個省份,近600個城市,全國各地只要出現疫情封控,都會對永輝造成影響。
業務轉型帶來的虧損,則主要表現在閉店調整,及由此的相關支出增多。
目前,中國實體超市零售業面臨的問題是,隨著線上線下商業地產供給的持續放大與過剩,門店資源已經不稀缺了,或者說,過往的傳統物理意義上的門店渠道資源不稀缺了。
這導致門店端的顧客分流、競爭加劇、毛利承壓、產業鏈議價能力減弱。
由此,過往走商業地產盈利與復制模型的超市零售商,都面臨一個轉型問題,即如何恢復提升門店的吸客能力,以及增強在產業鏈中的議價能力。
作為轉型的開端,減緩同質化開店,并關閉原有低效虧損門店則是必須要做的事,零售商需要通過“止血”操作來恢復體力以全力應對轉型,永輝也需要這樣做。
導致永輝虧損的第三個原因是投資損失,根據永輝超市公告,永輝所持有的金融資產在二級市場的交易價格于2022年度有較大幅度下跌,2022年度確認公允價值變動損失6.4億元,主要為Karman Topco L.P公允價值較年初下滑 5.24億元。同時,永輝對部分長期資產進行減值測試,并計提減值準備。根據初步測算,2022年度公司預計將計提長期股權投資及其他長期資產減值6億元左右。
02
轉型
從2023年中國零售市場發展來看,宏觀市場環境在逐步恢復。疫情的放開及感染高峰已過,正在恢復市場信心,人口流動的恢復也有助社會就業與居民收入提升。
尤其是對于實體零售業而言,不再對人口流動進行限制,將極大恢復實體零售業的體驗價值,過往疫情封控階段對實體零售業的體驗價值實際造成了很大傷害。
不過對于永輝來講,行業環境的好轉只是面上的利好,決定永輝未來能否脫穎而出的還是永輝自身的轉型能否成功,并領跑行業。
這既是一項長跑,也將會是一次行業洗牌。
行業的整體轉型過程中,肯定會有一批企業轉不過來,也正是因為會有一批企業轉不過來,才會為轉型成功的企業帶來更多市場與資源空間。
永輝目前轉型所做的事,主要表現在兩個層面。
一是數字化升級。通過數字化升級來優化管理、梳理業務流程,并提升門店獲客能力。
2022年,永輝線上業務銷售額增長21%,虧損4.4億元,較上年減少虧損4 億元。整年的科技層面投入則約7億元。
線上到家業務的虧幅減少,及能維持一個高增幅的銷售額,加上線上業務占比已經很高了(超過15%),這說明永輝的數字化升級已經開始產生規模效應。
即門店的“店倉一體化”數字化改造升級已經形成規模。永輝的優勢就在于,它的門店數量多,有千家規模,因此,對門店端的數字化升級,其邊際成本低,相對更容易產生規模成本優勢。
永輝轉型的第二塊內容,則是供應鏈平臺打造。
永輝當下也在架構產地倉網絡,力圖打造出一個強大的生鮮流通平臺,在很多省份已經設立了本地化的供應鏈公司,做本地化的特色農產品。
這一塊,永輝也有自己的優勢,它的生鮮運營能力強,相比其他賣場零售商的“大而全”,但沒有特別專長。永輝的生鮮業務形成了專長,有很多經驗可供輸出。
根據永輝提供的數據,2022年12月,永輝同店銷售已轉正。
在2023年除夕前的一周,永輝生鮮品類同比增長近90%,冰鮮類、貝類的銷售額同比增長幅度也均超過200%。智利車厘子JJJ銷售額同比增長超500%、智利車厘子JJ銷售額同比增長超200%。較為小眾的榴蓮作為今年水果市場的“黑馬”,銷售額同比增長也達近400%。永輝開心果銷售額同比增長300%,原味松子、笑口扁桃仁、東北小花生以及紫皮腰果等單品增長幅度也均超過200%。永輝自有品牌除夕前一周的銷售額近1.5億元,同比增長達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