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裝速凍水餃、湯圓等食品因其食用方便、快捷而受到很多消費者的喜愛。商務部近期出臺的《速凍面米食品行業標準》將于6月1日起實施。新標準規定,不經預包裝的速凍面米食品不得銷售,對于出現質量問題的產品,廠家要及時召回處理。這就意味著,許多消費者一直熱衷購買的散裝水餃、湯圓、面點等速凍米面食品即將從市場上消失。
離標準正式實施的“大限”已不到20天,記者13日走訪市內幾家超市發現,散裝速凍米面食品仍在照常銷售,在速凍食品賣區占了很大一部分,但不少超市的散裝速凍水餃、湯圓等已經開始打折促銷。
我們看到,散裝速凍區的冷柜上方打出一片“黃牌”。無論是三全、思念等知名品牌,還是一些知名度較低品牌的水餃、湯圓紛紛打出“促銷”標識,且降價幅度十分可觀,最多每500克水餃、湯圓在原價上降低了1.4元。我們在每個超市關注的10分鐘內,發現不斷有消費者圍在散裝速凍米面食品區冷柜前積極選購,而在現成包裝區的冷柜前卻鮮有人問津。
我們隨機采訪了一些消費者,對即將實行的新標準,大多數人表示并不知情,其中一部分人表示不習慣散裝速凍餃子、湯圓從超市貨柜中退出。他們認為,散裝速凍食品畢竟比較便宜而且挑選方便,還可以滿足人們多樣化的選擇需求,而加上一層薄薄的“衛生外衣”,必定會抬高商品的價格。
“同是500克水餃,散裝的要比包裝好的便宜不少呢,再說我買散的還能摻著稱,多幾種口味。”李大媽顯得依依不舍。
劉阿姨也有些擔心:“以后會不會吃不到便宜的速凍餃子和湯圓了?我們又不是吃包裝,只要東西好吃,包裝不用那么好?!?
但大多數消費者認為,散裝速凍食品畢竟沒有袋裝食品衛生,國家對其進行取締是有必要的,因此對散裝速凍食品退出超市柜臺表示贊同。
市民李女士說,超市的散裝速凍食品經常暴露在空氣中,肯定不衛生,尤其是大家都可以毫不費力的看、聞、摸、拿,容易導致二次污染,盡管食用時要煮一煮,可還是不放心。
消費者張先生曾有一次買到變質散裝水餃的經歷。他說,冰柜里的散裝水餃、湯圓都是自上而下的賣,剩余的一批還沒賣完,新貨又堆在了上面,時間長了不容易分清生產日期,底下的存貨就容易變質。還是正規包裝,并標明產品的相關必要信息比較讓人放心。
與此同時,有的消費者則提出,有關部門應在新準則實施后,能夠及時跟上有效的監管。否則,即使加上包裝的冷凍食品,一樣會出現以次充好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