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介紹說,一般像蛋糕、面包等即時生產的新鮮產品,只要是保質期內且按常溫儲存應該沒問題,不過夜的最新鮮。但對于其它食品,如熟食等就不能完全保證保質期臨近也一定安全。有些食品從出廠到上柜供應的時間可能就有一個月的時間了,保質期太短會影響銷售,所以普遍標明保質期6個月或1年,至于是否真的能保質,那就很難說了。食品專家提醒,消費者要防備那些標早生產日期的食品,而這種情況多數集中在面包、牛奶等保質期較短的食品上。所以,尤其在夏天,食品的生產日期離購買日期越近越好,為保險起見,市民還是慎買保質期進入“倒計時”的產品。如果選擇的食品已接近保質期,而又根本無法在保質期內食用完,那么,不買或盡量少買是最好的選擇,因為即將到期的食品會對人身健康存在一定的隱患。
“倒計時”食品危害
食用油:植物油中的脂肪酸會隨著貯存時間延長而發生化學變化,營養價值也隨之降低,因此買油看生產日期很重要,快到期的油要慎重考慮。
冷凍食品和冷飲:這些食品雖然凍著,可里面是有耐低溫細菌的,像冰淇淋富含牛奶、雞蛋,更是細菌的溫床。時間越長,細菌越多,而且有的含油性的食品也會酸敗。因此,凡是出廠兩個月以上的冷凍食品要盡量少選。
飲料:裝在塑料瓶和金屬罐中的飲料并不是裝在了保險箱里,隨著時間的延長,飲料中的成分也會發生變化,包裝材料中的元素也不是很老實的。
餅干點心:我們知道餅干和點心中要加入過氧化氫的植物油才可以使保質期長達12個月,而這些東西是我們身體產生自由基的導火索,如果非吃不可,也要選出廠時間短的。
蔬菜和水果:不新鮮的蔬菜應是“白給也不要”。因為它們產生了大量的亞硝酸鹽,進入你的胃腸道就變成了致癌物。稍有腐爛的水果其實全身都感染了霉菌,沒有了食用價值,哪怕是花很少的錢也是一種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