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整體提升農村食品市場規范化,保證消費安全,真正建立起農村食品市場監管的長效機制,年初,山東省工商局根據國家工商總局“農村食品市場整頓年”總體工作安排,在對基層積極調研和實踐探索的基礎上,提出在農村食品市場引導經營者試點推行“一戶多檔制”、“食品從業人員實名登記制”、“農村大集熟食證明登記制”、“裸(散)食品標牌公示制”等四項制度,并確定章丘市、臨淄區、青州市、岱岳區和慶云縣為省局“四制”推行試點單位。經過一段時間試點、探索,目前,除原來的五個試點縣(市、區)基本實現無縫隙覆蓋,全省還有46.7%的鄉鎮食品經營業戶建立了“一戶多檔制”,47.1%的鄉鎮食品經營業戶建立了“食品從業人員實名登記制”,33%的農村大集熟食經營業戶建立了“農村大集熟食證明登記制”,56.9%的鄉鎮食品經營業戶、35.8%的村級食品經營業戶以及46.4%的農村大集食品經營業戶建立了“裸(散)食品標牌公示制”。今后,“四制”工作將在全省全面推開,爭取年底在全省農村所有食品經營業戶都建立起“四制”。
實踐證明農村食品市場監管“四制”緊緊抓住了流通領域這一監管重要環節,嚴格控制食品在農村地區的流通渠道,及時搜集和掌握食品安全信息,有效地追根溯源、控制局面、減少損失、穩定社會,對維護農村食品消費安全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