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兩名涉嫌故意損害商品聲譽的犯罪嫌疑人劉某某、曲某某被招遠人民檢察院依法批準逮捕。至此,曾被炒得沸沸揚揚的“湯粉死鼠”事件,在山東省公安廳經偵總隊支持下,被招遠經偵歷
時半年多偵破——這也是我省偵破的首例損害商品聲譽案。
“死鼠”報道,一石驚起千層浪
2006年臘月二十五日,濟南市某媒體發表了一篇報道稱:濟南市民劉先生臘月二十三(2007年2月10日)從某大型超市買回一袋“雙塔”粉絲,發現還未開封的產品袋中竟裝有一只死老鼠。
事件發生后,濟南市內頓時掀起軒然大波,各大網站紛紛轉載,雙塔粉絲產品在一些超市紛紛下架,所有商家都要求退貨,并要求該廠承擔相應的責任,日本等外商還要求索賠,直接造成經濟損失200余萬元,給正在繁榮發展的企業當頭一棒。
死老鼠做套捏造"死老鼠粉絲"事件 "雙塔粉絲"遭殃
束手無策,企業求助警方
雙塔粉絲由煙臺金華粉絲有限公司生產,是龍口粉絲中的知名品牌,早在2003年就獲無公害農業產品標志證書,并相繼通過了ISO 9001國際質量體系認證、ISO14001國際環境體系認證、HACCP國際食品安全衛生體系認證,2006年又在全國粉絲行業中首獲“中國名牌產品”和“中國馳名商標”稱號。
嚴格的生產工藝、生產工序和安全衛生的生產環境,別說是老鼠,就是一只蒼蠅、一根頭發也難進入產品的包裝袋中。裝有死老鼠的產品是怎樣進入超市的?死老鼠又是怎樣被放進包裝袋的?
伴隨著種種困惑,該公司立即抽調工程技術人員和產品質量負責人直奔投訴地。經了解,工作人員發現對其產品的投訴有許多可疑之處,但迫于權限及技術要求,企業束手無策。澄清事實未果,金華公司向招遠市公安局尋求幫助。
警方介入,省廳鑒定為人為行為
接到求助后,招遠市公安局經偵大隊立即向上級匯報。對案件進行縝密研究后,警方認為,此案犯罪形式特別,極有可能是有人故意炒作。如果成立,這將是山東省首例損害商品聲譽案。
招遠市公安局立即成立了專案組,奔赴濟南,兵分三路對案件展開調查:一路負責調查超市銷售過程,并對超市監控錄像進行鑒別;一路負責與商品投訴人取得聯系,尋找直接證據;另一路直奔濟南新聞媒體,從報社提出報樣及投訴物證交省廳經偵總隊鑒定,以便獲取更多的證據材料。
省廳經偵總隊技術部鑒定發現,發現包裝袋封口系二次包裝,且袋內粉絲與廠家生產的數量相差懸殊,袋內老鼠系寵物鼠,粉絲出廠日期是1月20日,而投訴時間已是2月12日,根據死老鼠現狀,尸體變化異常。
綜上可疑之處,專案組斷定:這是一起典型的人為案件。
偵破峰回路轉,錄像中發現端倪
就在此時,投訴人劉某某卻突然“蒸發”了!民警蹲守三天不見其蹤影,電話也打不通。
劉某某有嫌疑!可是,負責超市監控錄像的民警反復看了兩天,并未從中發現劉某某的身影。投訴人的目的又是什么?案件的偵破一度陷入僵局。
得知劉某某有輛車后,民警按圖索驥,終于找到投訴人。面對民警詢問,劉某某堅持“咬”定粉絲是他親自購買并投訴的。
見此路不通,民警立刻改變偵查思路,對當天消費錄像再次進行鑒別,終于發現了蛛絲馬跡。原來,當天買粉絲的是濟南某稅務局員工曲某某。然而,曲某某回答卻十分平淡———他聲稱自己吃完粉絲后便扔掉了包裝袋。盡管如此,但根據錄像可以證實,劉某某肯定撒了謊。
機關算盡太聰明,真相終于大白天下
此后,辦案民警往返招遠與濟南16個來回,調查取證萬余份。今年4月9日,辦案民警再次傳喚劉某某時,劉又失蹤了。連續蹲守11天后,民警于4月20日晚將回家取東西的劉某某抓獲。
面對警方掌握的大量證據,劉某某交待了伙同曲某某利用粉絲投訴報復商家的犯罪事實。
43歲的劉某某,在一次與曲某某交談時,曲稱其父親給商家供貨時出了質量問題被人投訴,損失很大。劉聽到此事后,立即回應“別人投訴你,你不會投訴別人嗎?”
曲某某打起了起訴超市的主意。他懷疑是給超市供貨的另一家供貨商嫁禍于自家,便于2月12日下午進入超市,在那家供貨商的貨架上拿了8件商品,順手又拿了袋雙塔粉絲。
買回商品后,曲某某想放些老鼠屎,但又怕目標太小引不起別人注意,就買回一只寵物鼠,在回家的路上將其憋死。
回家后,曲某某才發現這8件商品都不適合摻假,于是雙塔粉絲便成了他們的目標。他把憋死的老鼠放進袋中,并用專門設備將粉絲袋粘好。之后,劉某某拿著曲某某父親在超市拿來的銷貨發票和粉絲去工商局投訴,又聽人說報社影響面更大,直接找了值班記者反映,于是出現了報紙刊登的“爆炸”新聞。
看到一手炮制的“湯粉死鼠”事件如此轟動,兩人害怕起來。劉某某投訴時就沒告訴自己的真實住址,屢次讓辦案民警撲空;曲某某見事情鬧大不敢上班,跟單位請了40天的假,就在他再次續假時,被招遠警方抓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