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首推的食品質量評價性抽檢制度日前出爐。昨日,市工商局舉行新聞發布會,公布對十大超市食品質量的抽檢結果。從總體看,全部抽檢食品總合格率為89.2%,其中,定量檢驗合格率88%,標簽標識合格率94.5%,定性檢測合格率81%,食品準入合格率100%。
作為一個食品輸入型城市,寧波每年從外地輸入的食品占全市總消費量70%以上,而這其中,華潤萬家、好又多、三江、麥德龍、家樂福、沃爾瑪、新一佳、歐尚、農工商、樂購等10大超市占相當大的比重。據統計,2006年,這些大超市的副食品經營額達到26.8億元,約占城區居民副食品消費量的65%。為督促食品流通企業增強質量意識,切實履行產品質量安全責任,寧波市工商局以大型商場超市為龍頭,在全國首推商品流通企業食品質量評價性抽檢制度,通過提高食品質量合格率為目標的終端“倒逼機制”,積極推進全市食品銷售企業的食品質量自律制度建設向縱深方向發展。
據了解,上述十大賣場抽檢的食品以“市場食品消費量大、日常質量監測中合格率偏低、消費者投訴相對集中、被曝光頻率較高”為原則確定,具體包括:糧食制品、食用油、豆制品、肉類制品、奶制品、調味品、黃酒、蜜餞、腌鹵制品、散裝食品等10個大類,共500批次。從定量檢驗情況看,80批次不同品牌的食用油、奶制品、黃酒和調味品,抽檢合格率均為100%。本次抽檢的不合格食品主要集中在腌鹵制品、蜜餞,合格率分別為45%和60%,其質量狀況堪憂,主要原因是腌鹵制品、蜜餞產品本身涉及的食品添加劑較多,如果加入不適當就容易引起質量不合格。本次抽檢還對超市經營的生鮮農產品進行定性快速檢測,100批次生鮮農產品中,常規的有毒有害項目檢測合格率為81%,不合格項目主要集中在農藥殘留和二氧化硫超標。
新聞鏈接
五大舉措推進大型超市食品質量管理
為進一步加強流通環節食品安全監管,市工商局將從10月1日起在全市范圍內,對大型商場超市或實行統一經營的食品超市率先采取五項措施,以進一步確保流通環節食品安全。
五項措施具體包括:上柜銷售的食品必須審驗供貨商的經營資格,驗明產品合格證明和產品標識,并建立產品進貨臺賬,如實記錄產品名稱、規格、數量、供貨商及其聯系方式、進貨時間等內容。上柜銷售的食品(不含初級農產品)必須索要符合法定條件的檢驗機構出具的檢驗報告或相關質量證明;不能提供檢驗報告或相關質量證明的,不得上柜銷售。建立食品快速定性檢測室,自行開展常規有毒有害項目的日常檢測,并建立日常檢測記錄。初級農產品未經快速檢測合格的不得上柜銷售。必須配備食品安全專職管理人員,專職管理人員經統一培訓后持證上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