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質量與食品安全專項整治
食品安全與否,關系著老百姓的健康。在為期4個多月的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后,成都市已建立起了從種植養殖、生產加工、流通銷售到餐飲消費的食品全過程監管鏈條和追溯體系。這個體系建立后,一塊肉從哪里生產出來經過什么渠道端上飯桌,全部一目了然。
目前,全市13381戶縣城以上取得衛生許可證的餐飲單位,100%建立了原料進貨索證制度;1564個縣城以上城市食品市場、超市,100%建立了進貨索證索票制度和建檔;鄉鎮(街道)和社區(村組)29848戶食雜店,100%建立和完善了食品進貨臺賬。
餐飲企業:食品從哪里來都有記錄
12月19日中午,武侯祠大街上,“欽善齋”食府的后堂,工作人員正對剛剛送到的肉和蔬菜進行清點,并將每樣東西的來源和票據詳細登記。“從2001年開業起,我們就已經在著手建立索證和臺賬制度?!薄皻J善齋”負責人李丹梅說,現在,“欽善齋”的原材料采購索證索票記錄檔案和進貨臺賬已經非常完善,一旦出現質量問題,也可以追溯到源頭。
今年10月25日,成都市衛生局還下發了《成都市餐飲業和集體用餐配送單位經營者十項食品衛生行為規范》。根據《規范》,餐飲經營單位除要建立索證和臺賬記錄制度外,接待團體聚餐十桌以上和承擔大型宴會及重大活動接待任務的餐飲單位,還要將每日三餐各種菜品留樣備查。
超市:無證食品無法進入流通
19日,記者在位于總府路的紅旗超市貨架上隨手拿起一包“竹葉青”茶葉?!斑@個產品沒問題吧?”工作人員立即通過激光掃描包裝上的條形碼,電腦上馬上顯示出該商品生產廠家的營業執照、商品的QS證、檢驗報告等。“沒有相關證照,產品根本無法進入我們的流通。”成都紅旗連鎖有限公司董事長曹世如說。
養殖企業:飼料使用嚴格把關
位于彭州市小漁洞鎮的涌泉冷水魚養殖基地,每年都會有300多噸冷水魚產出。“魚飼料都是國家認定的飼料,使用什么、何時使用、用了多少,都有嚴格記錄?!被刎撠熑怂蝹愊檎f。在基地的辦公室里,禁用漁藥清單列出140多種藥物的名稱。“根據去年年報統計,全成都共有4000噸冷水魚,彭州就有 1000噸。”彭州市水務局水產科科長劉述明說,專項整治中重點對投入品的管理和使用,用藥記錄、質量自控制度進行了現場檢查,檢查和抽查都沒有發現使用違禁藥物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