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近來,一種在國際上被認可的高標準健康食品———有機蔬菜逐漸走上市民的餐桌。在廣州,有機蔬菜2007年的銷量比上年上漲了十倍。但不少市民反映,目前市場上有機蔬菜的品牌有限,價格特別貴,不知這種貴價蔬菜何時能降低身價。
通常來說,有機蔬菜是指在整個生產過程中完 全不使用農藥、化肥、生長調節(jié)劑等化學物質,不使用基因工程技術種植的蔬菜。
記者走訪市內的百佳、吉之島等超市,發(fā)現主要是“東升”品牌的有機蔬菜在銷售。其價格比普通蔬菜要貴1到3倍,有機黃瓜7元/斤,普通的2元/斤;有機紫甘藍8元/斤,普通的4.2元/斤;有機大蔥8元/斤,普通的4.2元/斤;有機白蘿卜5元/斤,普通的1.58元/斤;有機紅蘿卜8元/斤,普通的2.1元/斤……不少市民往往在挑選了有機蔬菜后,看到價錢又無奈地把菜放回原位。“我經常到超市買有機蔬菜,感覺質量確實好。但是,有機菜的價格確實太貴,如果能便宜一些就好了。”張老太告訴記者。
新婚的時尚青年小劉告訴記者,她每天都要到超市購買有機蔬菜。一月下來,多開支300多元。“我從很多資料上了解到,吃有機蔬菜有益于健康。但是,現在什么都貴了,生活開銷很大,如果有機蔬菜能夠降低價錢、多些品牌選擇,對消費者更有利。”
對于有機蔬菜的高價格,華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陳平介紹,有機蔬菜生長時間比一般的蔬菜長,“普通菜心種植20天左右就可以了,而有機菜心至少要生長30天。”由于不能施化肥及農藥,“前期栽培環(huán)境成本,人工除草、蟲害損失、輪作種植等成本讓一斤有機菜心的出場價已達3元~3.5元。”
據介紹,早在1996年,陳平投資100多萬元在從化鰲頭寶溪村承包1700畝荒地,開始種植有機農產品。
陳平表示,由于有機農業(yè)的環(huán)境要求很高,投入巨大回收慢,現在從事有機農業(yè)的企業(yè),在廣州只有東升農場一家獲得了政府有關部門的扶持。如果政府能夠更加重視有機農業(yè),完善立法,扶持更多的中小企業(yè)涉足這個朝陽產業(yè),并做到監(jiān)管到位,不但對于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保護將起到很大的作用,也能幫助老百姓降低吃有機蔬菜的成本,令更多的人吃上有機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