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景
11月14日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曝光了假蜂蜜的制作產業鏈,不少蜂蜜里摻兌了60%的油菜蜜,甚至兌了用陳大米加工而成的“果糖”。11月21日,《每周質量報告》又揭露了假蜂膠的制造內幕:用楊樹芽膠(假膠)冒充蜂膠,往蜂膠軟膠囊制劑當中添加人工黃酮,無良商家由此獲取高利潤……
《每周質量報告》報道稱,今年由于氣候異常,破壞了蜜源植物的花期,造成全國蜂蜜嚴重減產,可是市面上不少蜂蜜的價格比原料還要低很多,假蜂蜜的遮羞布由此揭開。
對于市面上的假蜂膠,中國蜂行業協會秘書長趙小川表示,我國年產蜂膠350噸,而每年實際的蜂膠銷量近1000噸,兩者之間有近650噸的出入。據報道,這650噸是被“潛規則”了,中國蜂膠市場近9成為假貨。
時下我市市面上蜂產品的情況如何,假蜂蜜和假蜂膠是否也在我市有售?近日,記者對此作了相關調查,并走訪了城區數家超市。
“養蜂世家”:
蜂蜜每千克賣25元才不會虧本
同山鎮西源村里有一戶養了50多年蜜蜂的“養蜂世家”,現在接力棒已經傳到村民壽明章的手上,他從1997年開始養蜂,至今已經10多年了。
壽明章說,他的蜂蜜主要供給收購商,或在親戚朋友圈子里做點零售生意。
每年,壽明章都要帶著自己的200箱蜜蜂,從南到北,跑遍全國五六個省。3月,江西的油菜花開了,他就去婺源一帶;4月份到安徽、江蘇北部;5月份洋槐花開了,他就去河南或者山東;7月中旬,又帶著蜜蜂到東北的森林區采椴樹花蜜;9月份山茶花開了,就回到浙江老家……
今年的蜂蜜減產嚴重。一段時間老是下雨,一段時間又晴朗很久,非常不利于產蜜植物的生長,蜂蜜也少了。因此,今年洋槐、椴樹等品種的蜂蜜價格都比去年高了一倍以上,尤其是八九月份以來,蜂蜜的收購價從每千克16元漲到了每千克20元。壽明章說,如果是零售,他最低也要賣25元1千克,再低就虧本了。
關于蜂膠,壽明章介紹,蜂膠是蜜蜂從植物中采來的樹脂和蠟類物質,用來堵塞蜂巢縫隙,一般一個有五六萬蜜蜂的蜂箱,一年只能生產100克至150克的蜂膠,因此蜂膠的價格非常昂貴。近兩年來,單是蜂膠原料的收購價格就是300元1千克,成品的銷售價每千克應該要高至七八百元。
商場超市:
蜂蜜、蜂膠價格非常便宜
那么,市場上蜂蜜、蜂膠的售價如何?記者隨后走訪了市區世紀聯華、華潤萬家等數家超市和藥店。
在世紀聯華超市里,記者沒有找到《每周質量報告》里曝光的950克零售價為25.8元的世紀聯華自有品牌洋槐蜜,但貨架上不少其他品牌的蜂蜜也同樣“實惠”:一罐500克裝的冠生園牌蜂蜜只需16元,另一品牌為福蜂園的蜂蜜,500克零售價也只需19元。
在華潤萬家超市里,重量同為500克的蜂蜜售價從10多元到30多元不等。比較來看,其中一款品牌名為“名邦”的系列蜂蜜產品價格最為便宜,900克裝的棗花、椴樹等蜂蜜零售價都在20元以下,最低的一款為18.8元,也就是說500克的單價只需10元左右。
記者走訪發現,我市超市中的蜂膠品種并不多,價格也高低不一。在樂天瑪特超市,記者看到一款“胡慶余堂”品牌的蜂膠,96粒裝的售價僅為103元,合計一粒的售價為1.07元,低于央視所報道的每粒1.2元以上的價格標準。
華潤萬家有關負責人小顏告訴記者,媒體曝光的問題品牌蜂蜜已在第一時間撤柜了,相關的問題蜂膠沒有在華潤萬家銷售。小顏說,目前還沒有收到其他蜂產品的撤柜通知。
營養專家:
問題蜂產品會危害身體健康
關于蜂蜜和蜂膠的功效,記者咨詢了在市區開有健康咨詢工作室的高級營養師任葉群。
任葉群說,蜂蜜是一種營養豐富的滋養食品,含有多種無機鹽、維生素及鐵、鈣等多種有機酸,還有果糖、葡萄糖、淀粉酶、氧化酶、還原酶等,可以潤燥、解毒、增強免疫力,喝蜂蜜水還可以解酒、保護肝臟,消除宿醉后的頭痛。
而蜂膠,更被稱作“紫色黃金”。蜂膠是蜜蜂采集的樹脂混入其上腭腺、蠟腺的分泌物加工而成,有降低甘油三酯和膽固醇的作用,而且含70種以上的黃酮類化合物,有強烈的抗氧化作用,因此對現代很多“文明病”有幫助,如高血壓、高血糖等,還能很好地降低癌癥的發病率。
然而,假蜂蜜和假蜂膠卻對身體有百害而無一利。任葉群說,假蜂蜜摻了白糖或者陳米釀造的“果糖”,衛生情況很難保證,而且白糖被稱作是“甜蜜殺手”,它是單糖,為人體提供熱量,如果沒有消耗就會轉化為脂肪,這樣不但不會給人體帶來蜂蜜所具有的營養,而且還會在不知不覺中積聚過多脂肪影響健康;假蜂膠是化學合成的黃酮類物質,這些產品里面所含有的鉛、汞等重金屬成分超標,靠身體的新陳代謝排不出去,也會對身體產生傷害。
(記者 費曉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