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期盼吃得放心。記者從近日舉行的省科技重大專項“湖南省食品安全監控技術體系研究與示范”啟動式上獲悉,通過3年攻關,我省將形成食品安全風險監測預警和評估決策系統,并開發大米、果蔬、豬肉等優勢食品和餐飲食品等全程安全溯源和控制技術,在長沙市和相關企業示范應用。據悉,這是省科技重大專項首次瞄準食品安全監控技術體系研究。
近年來我省對食品安全加大了整治力度,但在某些行業和區域,農藥獸藥殘留超標、濫用食品添加劑和添加違禁物質等問題仍然突出,不僅影響餐桌安全,而且成為我省優勢食品參與國內外競爭的瓶頸。與國外相比,我國食品安全風險評估與監測工作起步較晚,食品安全追溯則處于起步階段,亟需建立以信息技術等高新技術為基礎的風險監控和評估預警技術體系與安全溯源技術體系,提高政府和企業對食品安全管理的能力。
據該專項首席專家、省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院長黃志強介紹,項目組將建立健全我省食品安全信息數據庫、風險評估和安全預警系統、信息報告系統,為公眾提供準確的食品安全指南,為政府提供有效的食品安全風險控制決策支持。同時,采用條形碼編碼技術、傳感技術、網絡技術等多種手段,使消費者最關心的大米、果蔬、豬肉等大宗食品實現從生產源頭到餐桌的安全保障。此外,針對餐飲業食物中毒問題,項目組還將開展中毒風險識別研究和檢測技術研究,為民提供安全的餐飲食品。
(作者:胡宇芬 尹文輝 吳泰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