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將至,各大商場、超市又將迎來銷售旺季。紹興市場上的年貨質量如何?節(jié)日促銷會不會有欺詐、虛假宣傳等貓膩?昨天,市工商局召開了食品企業(yè)公開評價會,通報了目前全市商場、超市在食品質量把關上存在的問題,許多知名大賣場名列其中。會上,來自全市各地的35家食品經營企業(yè)紛紛對營造安全的消費環(huán)境作出了承諾。
賣場“質量把關”漏洞不少
為嚴把食品質量安全關,市工商局共花了2個月時間對全市主要商場超市實施了2010年度食品經營企業(yè)公開評價。評價對象為全市范圍內大型食品經營企業(yè)共35家,都是本地區(qū)規(guī)模較大,銷售量較多、群眾關注度較高的大型商場超市,時間是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0月31日。
評價的商品主要以食品為主,內容包括商品質量、管理制度、企業(yè)誠信、社會評議等幾大類共19項指標。不過從商品質量監(jiān)測看,情況總體一般。抽檢的175個批次食品中總合格率為78.9%,食品標簽不合格的產品共5批次,占不合格批次的13.5%,而商品內在質量合格率為81.7%。
據了解,抽檢的食品主要為豆制品、方便食品、糕點餅干、蜂蜜、蜜餞、肉制品。主要問題有:菌落總數超標,蛋白質含量不足,檢出苯甲酸、甜蜜素,微生物超標,超范圍使用甜味劑,二氧化硫殘留量超標等等。其中在諸暨一百東湖農貿市場分公司、新昌上海農工商超市、新昌利群商貿公司利群超市、杭州聯華華商集團越蘭店、千客隆昌安購物中心、雄風物流公司諸暨艮塔路超市、諸暨大潤發(fā)超市、沃爾瑪上虞江揚路分店分別抽檢5個批次商品,均有2個批次不合格。“樂購”紹興分公司現場檢查時還發(fā)現有兩盒過期的進口飲料。
“安全管理”制度形同虛設?
作為食品行業(yè),經營者對每種進貨食品的生產商或經銷商的營業(yè)執(zhí)照,流通許可證,合格證明等相關資料要進行一一審核并登記備案。不過,在此次評價中發(fā)現,一些單位的“安全”意識還不是很高,不少安全管理制度形同虛設。比如,少數企業(yè)或者索取不齊全或者備案不到位,如“三江購物”紹興分公司、沃爾瑪上虞江揚路分店、華潤萬家諸暨日森大廈生活超市、新昌利群商貿利群超市、諸暨雄城百貨、杭州聯華華商集團越蘭店等6家單位在索證備案工作上均有相應的缺失。特別嚴重的是在三江購物紹興分公司抽查5個批次的商品,商家連一個批次的索證備案資料都不能提供。
需要指出的是,在現場抽查中,少數商場超市食品銷售人員被提問食品安全有關基礎知識時,一知半解甚至一問三不知。而比較突出的問題是,有些商場超市沒有建立專門的臨近保質期食品專柜,有的即便建立了臨保專柜,但基本形同虛設。
另外,有關散裝食品的規(guī)范包裝問題,在對各商場超市隨機抽取2個批次的散裝食品檢查中,散裝食品標識一無所有的現象特別嚴重。35家參與評價的商場超市中有20家在散裝食品的標識的規(guī)范包裝上存在嚴重問題,只有8家單位在散裝食品標識上才完全規(guī)范。
35家食品經營商發(fā)出承諾
臨近年關,年貨的質量問題和節(jié)日消費者環(huán)境成為不少消費者關注的話題。市區(qū)各大商場超市中商品準入制度到底做得怎么樣?過期不合格食品能否主動退市銷毀?問題食品會不會主動召回?昨天的新聞通報會上,來自全市35家食品經營企業(yè)就此發(fā)出了各自的承諾。
市工商部門表示,如果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遇到不合理情況,可以立即撥打12315向工商部門投訴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