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置辦年貨已成為不少家庭的頭等大事,食品作為年貨主角也受到關注。但最重要的食品信息——生產日期卻頻玩“躲貓貓”,一些散裝糖果、干果、茶葉等食品,其“生日”成了謎。
現象:散裝食品無“生日”
“包裝上啥信息也沒有,也不知道過沒過期。”昨日,家住八卦地區的周女士反映,在市場買了2公斤散裝糖,翻遍所有糖果的包裝,也沒找到生產日期。
對于周女士遇到的情況,記者走訪了市內多家市場。在立山一家農貿市場里,一商家出售10多種散裝糖,但記者觀察到,其外包裝上都沒有標明生產日期,比如一種多彩薄荷味硬糖,只標有“保質期18個月”,無生產日期。另外一種果味軟糖,標有“保質期12個月,生產日期見合格證”,當記者提出想查看合格證時,商販卻告訴記者:“找不到,丟了。”
不只散裝糖果,干果、茶葉等散裝食品一樣“出生不明”。在鐵東一家大型超市的干果區,開心果、花生、山楂片、巧克力瓦夫等散裝食品被包裝成小袋裝,可上面只標有包裝日期,沒有生產日期,同樣無法確定保質期。
在一些茶葉銷售點,偶爾有幾家盛放散裝茶葉的大盒子上標有生產日期、生產廠家,而散裝茶葉的分裝包裝袋上基本都沒有生產日期,最多只有保質期。店員也表示,茶葉是剛下來的保證沒有問題,但卻無法提供具體的生產日期。
調查:個別商家渾水摸魚
那么這些散裝食品到底是什么時間生產的呢?記者致電了某水果硬糖的生產商——福建晉江某食品有限公司。“糖果都有生產日期。”該公司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散裝糖果生產日期印制在大包裝上,而糖果的小包裝上只有保質期。
另外,記者找到了曾擔任某超市干雜部課長的馮先生。據馮先生介紹,開心果、花生等散裝食品都是超市自行包裝的,上面僅標明包裝日期,“我們都是大批量地購買,然后分成小包裝。”不過馮先生告訴記者,這種散包食品如果沒有賣完,每隔一段時間會重新包裝,重新打印包裝日期。
馮先生告訴記者,超市還比較規范,相對自律,但一些市場的商販可能會將過期的糖果混在好糖果里面,“反正沒有生產日期,消費者根本發現不了”。
權威:生產日期必須看得見
散裝食品的生產日期到底怎樣識別呢?記者致電了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糖果專業委員會。該委員會一位工程師田先生告訴記者,《散裝食品衛生管理規范》規定,只要有單獨的產品包裝袋,都應印有生產日期和保質期。鑒于糖果包裝袋面積有限,可以在大包裝中統一印制,但必須在盛放食品的容器顯著位置標識出食品生產日期和保質期。
對于超市等重新分裝的食品,《散裝食品衛生管理規范》第十條規定,由經營者重新分裝的食品,其標簽必須按照原生產者的產品標識真實標注,必須標明:食品名稱、配料表、生產者和地址、生產日期、保質期、保存條件、食用方法。
“商家必須注明生產日期,如果消費者遇到沒有生產日期的散裝食品,應該立刻到相關部門投訴。”田先生接受采訪時說。
支招:是否過期先認真看
如何識別散裝食品是否新鮮呢?對此,業內人士介紹,比如市民在購買茶葉時,要看茶葉的色澤是否鮮亮,再品嘗口感味道是否良好。如果顏色暗淡、嘗起來無茶葉的清香味甚至有霉味,那么就有可能是過期產品。
而選購干果則要做到一看、二摸、三嘗。先觀察干果外觀,新鮮質好的干果色澤自然、顆粒飽滿,沒有發芽、霉變、生蟲等情況;而后用手摸其表面,觀察是否有掉色現象;最后嘗起來口感比較松脆,沒有“發艮”的感覺,也沒有發霉、發苦的味道。
此外,在購買散裝糖果時,最好要求商家出示大包裝,查看其生產日期后再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