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買了些湯圓,吃的時候卻發現甜得發苦。還有就是自己做的湯圓一凍就開裂,但市場上賣的卻沒有這種情況?!弊蛱?,市民焦女士致電本報讀者熱線82860085反映。元宵節就要到了,湯圓大戰打得熱火朝天,就像春節必須吃餃子一樣,湯圓在元宵節前后成了市民飯桌上的常客,可是昨天記者在我市的部分農貿市場看到,一些商戶賣的散裝湯圓實在太甜了,以致有些發苦。
遭遇
湯圓竟然甜得發苦
“我在本溪路一個攤位上買了兩包散裝湯圓,一個是芝麻的,一個是花生的,每包一斤,每斤8塊錢,可是昨天我在吃了幾個后就不敢再繼續吃了,這湯圓實在是太甜了,甜得都有些發苦,讓人吃了一口后就再沒有食欲了。”焦女士表示,她在市場上買到了“糖精”湯圓。焦女士說,當時購買散裝湯圓,看準的就是它的新鮮勁兒,但沒想到這湯圓的餡料竟然會甜得發膩,讓人全無食欲。
調查
糖精鈉加入餡料
記者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了解到,依據GB2760《食品添加劑衛生標準》的規定,速凍面米食品中不允許添加甜味劑,這主要指糖精鈉和甜蜜素等。
質監局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糖精鈉的甜度約為蔗糖的450倍至550倍,故其十萬分之一的水溶液即有甜味感,濃度高了以后還會出現苦味。如果經常食用含有糖精鈉的食品或飲料,會導致營養不良,個別人還會產生厭食行為。
由于使用糖精鈉能大大降低生產成本,一些小作坊便可能會選擇糖精鈉代替蔗糖,來給湯圓“加甜”。工作人員提醒消費者,采購速凍食品最好到正規商場和超市,選擇有信譽度的生產廠家和帶有QS標志的產品,并注意包裝上的生產日期、保質期,對于街頭銷售的散裝湯圓要慎購。
建議
謹慎購買“彩衣”湯圓
記者走訪我市各大商場超市時發現,一些商家都抓住時機推出湯圓促銷活動,有的湯圓還“變幻”出黃綠等色彩,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但質監部門提醒,彩色湯圓容易粗線色素含量超標,消費者購買時應當謹慎。昨天上午,記者在東部一家超市發現了一種綠皮的湯圓,超市的銷售人員告訴記者,今年湯圓的品種很多。不過,與普通湯圓相比,這些時尚的彩衣湯圓,價格普遍貴了一兩倍。
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的執法人員告訴記者,真正的彩色元宵是用蔬果汁液調和面粉做成元宵皮包制而成,成本較高。而部分不良廠商為降低成本,采用合成色素代替天然植物汁液,人工合成的色素食用后對身體有害。質監部門提醒,含有色素的彩色湯圓色彩都不夠均勻,且顏色艷麗,近看能發現其表皮色彩呈顆粒狀。而真正由果蔬汁做的彩色湯圓顏色清透自然,近看會有少許植物纖維。
揭秘
改良劑做出不裂湯圓
湯圓是用糯米生產的,糯米雖然具有粘合性,但市民自己做的糯米面食物,一旦放入冰箱或者在外風干一天,表皮就會出現皸裂,可是湯圓為什么在冰柜里保持完整體膚呢?記者從一知名品牌的湯圓廠家了解到,湯圓在制作過程中加入了改良劑,改良劑是添加劑的一種,有強化粘合的作用,是在標準允許范圍之內的。如果不加入改良劑,放入冰箱里的湯圓,不出兩天,便會張嘴。
新聞鏈接
添加劑共有1960多種
記者了解到,目前我國食品添加劑目錄中有1960多種,共有22類。分別是:防腐劑、抗氧化劑、發色劑、漂白劑、酸味劑、凝固劑、疏松劑、增稠劑、消泡劑、甜味劑、著色劑、乳化劑、品質改良劑、抗結劑、增味劑、酶制劑、被膜劑、發泡劑、保鮮劑、香料、營養強化劑、其他添加劑,而它們都是隨各式各樣的美味進入到了我們的胃里。
(記者 楊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