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染色饅頭、三聚氰胺奶粉、塑化劑飲料、地溝油等食品安全問題的不斷出現,“吃什么才安全”的問題已經擺在每個人的桌面上。上周,安信農保與光明米業簽訂協議,為光明米業旗下部分品牌大米進行產品質量保險及產品責任保險,這意味著,如果消費者購買這些大米出現食品安全問題,保險公司將負責進行相關賠償。安信農保相關人士表示,此舉填補了全國米業食品安全保險保障的空白。
食品企業多數不買賬
事實上,為大米的質量和食用安全所購買的產品責任保險并不是什么新品種。據保險業內人士介紹,產品責任險在保險行業早已有之,就是專門針對食品行業的食品安全責任險也已經推出了。不過,從目前的市場反應來看,投保企業仍然很少。蘇黎世保險公司保險產品負責人柴軼波曾表示,目前相關企業的投保率還不足10%。
中國人保財險上海分公司責任險部總經理吳曉紅也告訴記者,雖然他們沒有做過特別統計,但投保產品責任險的食品企業確實非常少。今年該公司推出專門的食品安全責任險后,在本市的餐飲企業也進行了重點推廣,但反應平平。“畢竟買保險是需要成本的,有的企業不愿意做這個投入。”
據了解,目前購買產品責任險的大多是一些出口企業,特別是部分專門從國內出口產品至美國、加拿大、歐洲的企業,應國外采購商的要求會購買相應的產品責任保險。
食品安全責任險有助賠償
那么,企業投保食品安全責任險后,對消費者有什么好處呢?
吳曉紅告訴記者,因為食品安全問題往往容易造成群體性事件,因此,賠償金額往往比較高,有的小型的食品企業甚至會因此關門大吉,根本沒有錢拿出來賠償給消費者。這時,如果企業購買了責任險,一旦發生事故,保險公司會在第一時間進行賠付,受損害人群就能得到及時的救治和補償。
另外,投保食品安全責任保險也是保證食品安全的一道“特別”過濾環節。因為保險公司一般不會對質量低下的產品進行承保,核保人員對于食品加工企業提交的保險購買申請會進行嚴格的審核,特別是可能對公眾造成危害的細節,更是核保把關的重點,從而防患于未然,能夠從一定程度上降低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
市場沒有針對消費者的食品保險
食品安全責任險的購買主動權在食品生產、銷售企業手中,那么,有沒有一種可以由消費者掌握主動權的保險品種,可以幫助消費者規避食品安全風險呢?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市場上還沒有專門針對消費者的“食品安全保險”。
一位保險行業的業內人士表示,目前沒有哪款保險產品可以由消費者自主購買,并在出現食品安全事故時進行賠償。但是,食品安全的風險可以由其他保險品種轉嫁,比如意外傷害險、疾病險等。
有保險業內人士認為,應該呼吁建立食品安全責任險強制制度,強制食品生產、銷售企業購買食品安全責任險。今年“兩會”期間,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吳焰就建議,在兒童食品、保健食品等領域開展試點,探索建立強制性食品安全責任保險制度。
但也有專家指出,目前,大多數保險公司推出的食品安全責任保險條款主要以保險公司利益為重,對投保人、被保險人約束較多,而對賠償責任和自身義務規定較少。保險公司應該開發合理的保險產品,根據企業產品、規模、承受風險能力和行業職能的不同,厘定不同的費率。
余儒文 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