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任務將由新設立的食品安全標準與監測評估司負責執行。
“食品安全標準工作可以說是衛生計生委在食品安全當中的核心職能之一。” 國家衛生計生委食品安全標準與監測評估司副司長陳銳介紹說,目前正在對近5000項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食品衛生標準、食品質量標準和相關行業標準進行全面清理,提出標準繼續有效、修訂或廢止的清理意見,形成食品標準體系框架。在標準清理基礎上,2015年底完成標準整合工作,解決標準交叉、重復、矛盾的問題。
“到現在為止,500多個食品生產規范的清理基本上已經進入尾聲了。這個月底,我們會在網站上公開征求意見。”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主任助理王竹天表示。
近年來,食品安全事件頻發,中國食品安全標準是否過低一直飽受爭議。“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只要是有一些所謂的食品安全事件出來以后,最終大家會把焦點聚焦到標準上,而且這種標準還特別愿意和發達國家來比較。”王竹天表示,“我們還是發展中國家,還要按照自己的國情來制定標準,按照我們風險評估的方法來科學設立自己的標準,不僅僅是要保護自己的健康,同時還要促進整個食品行業的健康發展,也就是說,兩頭我們都需要考慮。”
王竹天舉例說,如果大家都拿歐盟的標準來要求北京空氣質量的話,肯定天天都不合格。因此,“我們并非把發達國家標準排除在外,而是借鑒了先進的評估方法、科學設立指標的理念以及我們從實際出發的一種方式、一種指導,同時我們的標準清理結合完了之后,還會履行WTO的通報程序,要和世界各國在標準層面上進行一個溝通,把我們的風險評估理念以及風險評估方法相互之間交流。”
據介紹,國家衛生計生委組建了食品標準清理工作領導小組和專家技術組,領導小組組長由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陳嘯宏擔任,專家技術組由140余位來自農業、質檢、衛生、商務等相關部門和科研院校、行業協會的相關領域權威專家組成,分為食品產品組、理化檢驗方法組、微生物檢驗方法組、毒理學評價程序組、特殊膳食類食品組、食品添加劑組、食品相關產品組和生產經營規范組8個組開展工作,專家技術組組長由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研究員王竹天擔任。
“國家層面上是衛生計生委負責食品安全標準工作,地方食品安全標準的制定是省級衛生行政部門負責完成的,同時它還完成對于企業標準的備案,我們也督促指導地方加強食品安全標準工作,完成地方標準的清理任務。”陳銳介紹說,以前,各個部門、各個系統在地方制定了很多食品安全的地方標準,這些地方標準也存在交叉、重復、矛盾的問題,現在需要進一步的清理。
陳銳介紹說,食品安全標準與監測評估司一共有四項主要職責:一是組織開展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工作;二是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工作;三是依法制定并公布食品安全標準;四是負責食品添加劑及食品相關產品新原料、新品種的安全性審查。“當然,還有一些其他的工作,比如參與擬定食品安全檢驗機構資質認定表條件和檢驗規范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