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據了解,餐飲業即食食品微生物限量指標已啟動制定,預計將于明年6月份出臺。
餐飲食品微生物將被“限含量”
昨天,記者從負責起草“餐飲業即食食品微生物限量指標”的單位之一——北京市衛生監督所獲悉,全國餐飲業將發布首個食品安全“國標”。該標準將分門別類列出在餐飲業加工、制作的冷食、熱餐、自制調味品、自制飲品中容許的病菌等微生物含量。
市衛生監督所相關負責人稱,該標準將覆蓋餐館、快餐店、小吃店、飲品店、甜品站,還包括食堂、中央廚房等集體就餐、送餐單位。
“這項標準的出臺,有助于預防、控制食源性疾病。”該負責人舉例說,比如日式餐館中的三文魚等生食水產品,過去沒有明確允許含有多少致病細菌的標準。“國標”出臺后,細菌含量多少將有強制性指標,餐館必須保證“不超標”。另外,如果市民就餐后發生食物中毒、身體不適等情況,衛生部門可以依據這一標準、化驗餐館的飯菜,從而查明是否與飯館飯菜不衛生有關及餐館該負多大責任等,并按照相應的法規處理。
北京衛監部門參與起草“國標”
“過去的食品安全是自然意義上的‘無毒無害’,今后將上升到法律意義。”該負責人表示,餐飲業食品安全標準出臺之后,一方面能幫助餐企遵守食品安全操作規范,保證食品衛生;另外也有利于衛生監督執法。
據了解,該“國標”由衛生部委托、北京等幾省市衛生監督部門起草,目前已經啟動制定,預計將在明年6月出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