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商品必須貼有相應的中文標簽,才能正常銷售。不過,郭先生“運氣好”,他在物美超市望江店買到了一瓶沒中文標簽的紅酒。
本月2日,郭先生去家附近的物美望江店,除了購買一些生活用品和食物外,他還花了188元買了一瓶紅酒。紅酒標簽上寫的都是英文,雖然沒有看到中文標簽,但是郭先生還是買下了這瓶紅酒。在收銀臺付完錢后,郭先生看小票才知道,這瓶紅酒是“雪詩尼赤霞珠干紅葡萄酒”。
付完錢后,郭先生隨即找到了超市服務臺,提出超市售賣無中文標簽商品,要求超市退一賠一。不過,超市工作人員不同意,提出補償郭先生200元,郭先生把紅酒退掉。這樣的處理方式郭先生不接受,“他們后來說,我愛上哪兒就上哪兒去投訴好了。”
一聽對方態(tài)度強硬,郭先生就投訴了物美超市望江店。在投訴后,超市方面有人和郭先生聯(lián)系了。經過協(xié)商,最終物美超市同意把紅酒的錢退還給郭先生,同時紅酒仍然留給郭先生。郭先生表示可以接受這樣的處理結果。
物美超市為什么會出現沒有中文標簽的紅酒呢?記者聯(lián)系了物美超市,一位姓章的負責人表示,“我們從供應商那里進貨,因為量大,難免會有一兩瓶標簽上有疏漏。”他說,但是最后員工將商品放上貨柜前,應該還有一次把關,檢查保質期、商標標簽、產地等信息,“按照正常流程是不可能發(fā)生這樣的事情的。接下來會去調查此事,對當事的負責人進行處罰。”
(每日商報 作者 王金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