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3·15晚會曝光了澳大利亞進口奶粉"澳妙可"重貼中文標簽、私改生產日期,洋奶粉市場亂象再次引起社會關注。4月起,人們將不會再看到"貼簽"洋奶粉。根據國家質檢總局公告,4月1日起,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的中文標簽必須在入境前已直接印制在最小銷售包裝上,不得在境內加貼。昨日,記者走訪大連各大超市發現,絕大多數進口奶粉標簽均為直接印制,而在網絡中仍存在貼簽產品。
4月起禁售"貼簽"洋奶粉 當央視3·15晚會曝光洋奶粉"澳妙可"篡改奶粉保質期的新聞時,不少消費者頗為震驚,在國內奶粉市場中,嬰幼兒配方奶粉只要貼上"原裝進口"的標簽,幾乎就是一個無形廣告。誰也沒想到,奶粉的中文標簽竟可以人為改動、隨意粘貼,甚至更改保質期。
隨著"澳妙可"事件曝光,進口奶粉的中文標簽再度引起了人們的關注。而從4月起,"貼標"洋奶粉的情況將被禁止。
去年9月23日,國家質檢總局發布了《關于加強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管理的公告》,其中明確規定,包括嬰兒配方乳粉、較大嬰兒和幼兒配方乳粉在內的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自2014年4月1日起,其中文標簽必須在入境前已直接印制在最小銷售包裝上,不得在境內加貼。產品包裝上無中文標簽或者中文標簽不符合中國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一律按不合格產品做退貨或銷毀處理。
超市洋奶粉標簽都挺守"規矩" 昨日,記者走訪了大連多家超市發現,目前超市中所售的原裝進口奶粉絕大多數的標簽均為噴印而成,包裝上全部使用中文說明,同時,在包裝底部均噴印有生產日期和保質期。"這些品牌很早就改了。"在西崗區的超市中,一位銷售人員介紹說,"超市銷售的洋奶粉都是通過正規渠道進貨,早在去年國家總局公告發布前已對產品外包裝進行改變。"該銷售人員說,貼簽進口奶粉一般進不了正規超市的。
該銷售人員介紹說,正規渠道引進的進口奶粉,在印刷標簽上都標注有食品名稱、配料表、凈含量、生產日期和保質期、原產國或地區、代理商名稱和聯系方式,以及食用方法、貯藏方法、營養成分表等內容。
貼簽奶粉多為海外代購 在福佳新天地地下一層,記者了解到,大多數進口奶粉也采用噴印標簽,部分店員表示,奶粉均從正規渠道進貨,很多洋品牌均有國內代理商。但是,記者注意到,部分品牌雖然采用噴碼技術,但在外包裝上并沒有中文,全部都是外文,只在罐底噴印了生產日期和保質期。
在網上,記者注意到,很多網店仍在銷售這種沒有中文說明,直接從海外代購的進口奶粉,部分網店表示他們都不粘貼中文標簽。"貼中文標簽是為了通過海關檢驗檢疫用的。"一位網店店主一再表示奶粉是從國外超市直接購買,而回避是否通過檢疫的問題。
一位常年經銷進口奶粉的嬰幼兒用品店店主介紹說,進口奶粉分為很多種類型,分別是國內分裝、原裝進口、國內生產等。該店主說,以前這種貼簽奶粉除了節省成本以外,更多是為了突顯品質,"消費者一看奶粉罐上全是外文,就不會懷疑。"因此,業內出現過在國內分裝卻貼上中文標簽冒充"原裝進口"的情況。"至于海外代購的進口奶粉品質很不好判斷。"該店主說,不排除有些商家利用海外代購的幌子販賣假冒產品,同時,即使不存在假冒問題,一旦出現糾紛,通過海外代購奶粉的消費者也很難維權。
(海力網 王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