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質檢總局公告,從4月1日起,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的中文標簽必須在入境前直接印制在最小銷售包裝上,不得在境內加貼。4月1日,記者走訪蘭州市內部分超市發現,超市內銷售的進口奶粉標簽均為直接印制,仍有部分母嬰商店和網店出售的少數洋奶粉存在“貼牌”現象。
4月1日起禁售“貼牌”洋奶粉 今年“3·15”期間,曝光了洋奶粉“澳妙可”篡改奶粉保質期的情況,讓不少消費者頗為震驚,在國內奶粉市場中,嬰幼兒配方奶粉只要貼上“原裝進口”的標簽就十分暢銷。很少有消費者能意識到,奶粉的中文標簽竟可以人為改動、隨意粘貼,甚至更改保質期。隨著“澳妙可”事件逐步曝光,進口奶粉的中文標簽再度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2013年9月23日,國家質檢總局發布了《關于加強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管理的公告》,其中明確規定,包括嬰兒配方乳粉、較大嬰兒和幼兒配方乳粉在內的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自2014年4月1日起,其中文標簽必須在入境前已直接印制在最小銷售包裝上,不得在境內加貼。產品包裝上無中文標簽或者中文標簽不符合中國法律法規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一律按不合格產品做退貨或銷毀處理。
蘭州各大超市執行政策較好 4月1日,記者走訪了亞歐、華潤萬家、國芳綜超等超市發現,目前超市中所售的原裝進口奶粉絕大多數的標簽均為噴印而成,包裝上全部使用中文說明,同時在包裝底部均噴印有生產日期和保質期。記者在亞歐超市內看到,貨架上的惠氏、美贊臣、雅培、多美滋等品牌的標簽均已印刷在奶粉罐體上。“這些品牌很早就改了。”一位銷售人員介紹說,“超市銷售的洋奶粉都是通過正規渠道進貨,早在去年國家總局公告發布前已對產品外包裝進行改變。”該銷售人員說,貼牌進口奶粉一般進不了正規超市的。記者在一罐進口奶粉罐上看到,罐體上印制有食品名稱、配料表、凈含量、生產日期和保質期、原產國或地區、代理商名稱和聯系方式等內容。
部分孕嬰店仍有“貼牌”洋奶粉 記者在幾家大型超市,都沒有發現“貼牌”洋奶粉,但在少部分母嬰商店中,仍有為數不多的洋奶粉品牌還存在加貼中文標簽的現象。在火車站西路一家孕嬰店內,記者發現有直接在奶粉罐體上加貼中文標簽的品牌銷售,店內的銷售人員表示這些奶粉只是少量存貨。
在網上,記者注意到很多網店仍在銷售這種沒有中文說明、直接從海外代購的進口奶粉,部分網店表示他們都不粘貼中文標簽。“貼中文標簽是為了通過海關檢驗檢疫用的,我們的奶粉都是從海外超市直接代購的,還附帶超市的小票和一份當地當天的報紙,所以你大可放心。”一位網店店主說。
(蘭州晨報 王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