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安報報道:天氣寒冷,超市冷凍柜中的水餃、湯圓等各種散裝速凍制品熱銷起來,魚丸、蟹柳等散裝速凍火鍋配料也被消費者青睞。對于超市里的散裝速凍食品,不少消費者在購買時有種矛盾心理,因為相比較包裝食品,散裝速凍食品價格低廉實惠,但這些散裝速凍食品衛生讓人擔憂。昨日,記者了解到,這些散裝零售的速凍食品即將結束“裸”賣生涯,《速凍面米食品行業標準》(以下簡稱《標準》)草案已經出臺,將于今年6月1日起正式實施。該《標準》明確規定,不經預包裝的速凍面米食品不得銷售。
首次規定禁售速凍“裸”食
新《標準》規定,不經過預包裝的速凍食品不得銷售,這在速凍食品業內還是首次。面對沒有外包裝的速凍面米食品,消費者無從知道生產廠家、生產日期,甚至都不知道“裸”裝的餃子、湯團里包的究竟是什么餡;暴露在空氣中的速凍食品容易受到空氣的污染;超市銷售過程中,“裸”裝速凍食品通常自上而下銷售,下面的餃子還沒有賣完,新貨又補了進來,時間一長,被壓在底下的貨品很容易變質。出了質量問題,消費者對“裸”裝食品的追溯十分困難。
“裸”賣叫停有人歡喜有人憂
記者隨機采訪了一些消費者,他們比較喜歡買“裸”裝的速凍食品,因為這樣可以像買水果一樣“想吃多少就稱多少”,而且還可挑選各種品種,而且“裸”賣速凍食品比有包裝的速凍食品價格便宜。
河南省食品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由于市場多元化和不同層次消費者的存在,“裸”裝速凍食品由于價廉、便于挑選,確實受到一部分消費者的青睞。但由于“裸”裝速凍食品被暴露在空氣中、被部分顧客隨意摸聞等原因,造成了較嚴重的食品二次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