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家外資零售企業、和記黃埔旗下的百佳超市在廣東呆了20年,終于要發力全國了。在昨日位于廣州天河的百佳購物廣場舉辦的澳大利亞昆士蘭食品展示會上,掌管香港百佳和中國百佳業務的屈臣氏集團行政總裁艾一凡及百佳中國區董事總經理馮硯祖向記者確認了這一流傳已久的消息。
艾一凡直言,百佳1984年進入深圳時采取的是小型超市的業態模式,但由于中國市場發展得很快,并且具有自己的特色,這種模式與之不相適應。為此,百佳進行了一輪全面調整,關閉了小型超市,新設了大型購物廣場。調整后的百佳在市場上取得的業績有目共睹。據悉,艾一凡由此從百佳主管升遷至屈臣氏集團行政總裁,并統領香港及中國內地的百佳。更重要的是,百佳在廣東市場的經歷為其沖刺全國作好了準備,目前百佳已有250多家分店,內地分店數量為20余家。
艾一凡表示,對于在全國開店,和記黃埔給予了財政等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中國是個龐大的市場,一來百佳有充足的集團資金作后盾,二來它與地方政府保持著良好的關系,因此現在發力全國時機成熟。他說,今年將進入上海市場,南京、成都也有開店計劃。據悉,本月15日,經過半年多的考察,百佳已正式與成都新城市廣場達成合作協議,將入駐該廣場D幢負一樓、一樓,營業面積達1.5萬平方米。
這不由得讓人設想,到今年年底,零售業將結束中國入世的過渡保護期,各種境外資本均將加大步伐進軍中國內地零售市場的種種情形。對此,艾一凡表示,上海市場將由廣州百佳公司負責,上海百佳將繼續保持現有的合資公司模式,因為百佳認為與當地企業合資并共同開拓市場的模式是有效的,對于中國入世,百佳以后的發展不會采取100%獨資的運作方式。他還認為,中國入世對市場不會造成很大的變動和影響。
上海目前尚無廣東零售業品牌入內。廣州百佳公司將成為在上海搶食的首個帶有港粵兩地血統的零售品牌。百佳中國區董事總經理馮硯祖表示,上海是個競爭激烈的城市,但仍有很大的發展前景。從某種意義上說,上海是中國市場的制高點。為此,百佳已進行了3年的市場調研。他認為競爭問題不必擔心,關鍵是要了解和把握當地消費者的消費需求。馮硯祖還表示,為加快中國內地市場的開拓,有合適的機會,不排除收購、兼并等合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