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沒有出示會員卡,記者進入普爾斯馬特武昌中北路店購物。而在幾個月前,想進入這家超市消費,沒有會員卡就會被拒之門外。
幾位店員告訴記者,現(xiàn)在非會員也能到店里購物,只是價格要在會員價的基礎上高10%。
該店一位負責人稱,盡管在公司制度上還未明確化,但銷售部門已放松了對消費者的資格認定,允許非會員進店購物。
曾經,普爾斯馬特是會員制的“堅守者”,2003年上半年進駐武漢時提出的口號是“引導一場會員革命”。
當時,普馬公司中國區(qū)總裁湯姆先生對在武漢推行會員制商業(yè)充滿信心。他說,普爾斯馬特是美國會員制商業(yè)的鼻祖,在美國本土擁有2600萬會員。該公司進漢前也曾做過周密的市場調查,認為武漢消費者會逐漸接受會員制。
面對湯姆先生的信心,江城媒體評價:普爾斯馬特會否水土不服,有待時間考驗。
開業(yè)一年多來,普爾斯馬特在漢銷售業(yè)績如何?該店一位負責人謹慎地回答:“還過得去。”一位店員則稱,比起其他超市,這里顧客太少,人氣不旺,銷量有時叫人“蠻失望”。
從這家公司北京總部傳來的消息似乎印證了媒體的擔憂,未來一年里,他們將在漢口開出第二家大賣場,而這家新賣場將放棄會員制。
距普爾斯馬特僅2公里的另一家德資商業(yè)巨頭———麥德龍,也在用逐步退卻的方式,與會員制的初衷漸行漸遠。
僅在1個月前,進入麥德龍超市和付款時,都得出示會員卡。可不知什么時候,這一規(guī)矩已被“廢止”,麥德龍對所有消費者敞開了大門。
作為世界排名第三的商業(yè)集團,麥德龍1996年來到中國時,就下定決心要走自己的路:不服務終端消費者而專為專業(yè)客戶服務,沒有會員卡便不能進場消費。會員還要具有法人資格,如酒店業(yè)、餐飲業(yè)、中小型零售業(yè)、工廠、學校及政府機關等。這個不太“親民”的規(guī)矩,將眾多個人消費者拒之門外。
2000年,麥德龍在漢第一家店———漢口店開業(yè),采用會員制經營方式,非會員不得進場購物,結果一度門可羅雀、處境尷尬。2001年,堅持原則的德國人也不得不面對現(xiàn)實,及時調整經營策略,開展贈卡、現(xiàn)場免費辦卡活動,以此擴大個人消費群。
普爾斯馬特、麥德龍的退卻,令江城會員制商業(yè)業(yè)態(tài)失去了最后的“堡壘”。
“武漢市民和其他城市人比較起來,更精細,重回報,‘不見兔子不撒鷹’。”普爾斯馬特中北路店負責人這樣感慨。她說,該店提供給會員的商品價格普遍低于市場價,如果長期在該店購物,買會員卡的錢肯定能賺回來。但在武漢,讓人們在沒有買到一件商品的情況下,先掏80塊錢買張卡,太難!所以,他們在江城的會員數(shù)量一直沒有達到預期目標。
江城商業(yè)競爭激烈,超市大賣場多達數(shù)十家,各商家打折促銷活動層出不窮。“被寵壞”的消費者樂得四處撿實惠,不愿買卡被一個商家“套牢”,也是在江城推廣會員制商業(yè)困難的原因之一。
采訪中,普爾斯馬特、麥德龍均稱,他們的目標消費群是中高端消費者。商品結構方面,商家已替自己的目標消費群進行了一次篩選,以便節(jié)省他們的時間。可對商家的安排,武漢消費者并不領情。一位消費者說,逛超市已經成為全家的一項休閑活動,時間并不是問題。
對此專家表示,江城市民的消費水平、消費習慣決定了會員制商業(yè)的土壤不夠肥沃,因地制宜、調整策略才是明智的選擇。
武漢市商業(yè)局副局長孫朝中認為,盡管普爾斯馬特、麥德龍的會員制只剩下形式而失去內容,但它們卻完成了企業(yè)的本土化過程。這對商家來說,不見得是件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