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一樓賣場騰出給三聯家電后,諾瑪特近日“故伎重演”:騰出三樓賣場對外租賃,新東家名曰“新賽特購物廣場”。眼下,新東家正一面加緊裝修,一面對外招商。“諾瑪特變故”在臺東商圈余波未消,沃爾瑪頂樓紅星美凱龍家具廣場昨日又傳出消息:今年9月合同到期后,將撤離臺東商圈。這些跡象表明,經過近三年狂熱搶駐后,臺東商圈正迎來“洗牌”時代。
諾瑪特:步步退縮
如果對開業一年半的諾瑪特稍作回顧,就會發現這個打著做“周邊居民儲藏室”口號的“洋超市”經歷了太多波折:2002年9月,騰出負一樓賣場與手機專業零售商合作,成立手機專賣店;今年4月,諾瑪特又將一樓、負一樓轉租給家電巨頭三聯。而近日,諾瑪特將三樓賣場租賃給“新賽特”,至此,開業時擁有四層賣場的諾瑪特已“縮水”得只有二樓1層。記者昨日在該樓層看到,貨架商品稀疏,店內顧客稀稀拉拉。
業內人士分析,諾瑪特淪落至此,其根本原因是,周邊500米半徑內,大型超市就達5家。“冤家”聚首,低價比拼沒有片刻停息。但諾瑪特比同行付出了更慘痛代價———周邊的利群、維客等家大業大,規模采購、物流配送優勢明顯,這恰恰是包括諾瑪特在內的外資超市之“軟肋”。
“屋漏偏遭連陰雨”,今年8月,諾瑪特中國區資金鏈緊繃如弦,青島未能幸免,長期沒有拿到貨款的供貨商與青島諾瑪特對簿公堂,諾瑪特已身心疲憊。昨日下午,青島諾瑪特有關人員透露,諾瑪特資金鏈一旦正常運轉,將轉型社區商業中心。但至于資金鏈何時歸位,這位人士一臉迷茫。
“紅星”:難耀臺東
去年9月,作為一種新的運作模式,盤踞江南、排名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第16位的紅星集團“捆綁”大連萬達集團,在臺東開出紅星美凱龍在青島的第二家店。紅星集團高層告訴記者,此前,紅星美凱龍典型的運作模式是,提供賣場供2000余家家具生產企業設點直銷。從2003年2月20日起,紅星與萬達集團簽訂了捆綁式協議,紅星租賃其賣場來經營家具,自此紅星形成了“兩條腿”走路模式。
但紅星在臺東萬達的這條腿一路走得很累。自去年9月開業起,生意一直冷冷清清。業內人士對此分析稱,和其它業態一樣,家具零售也需要“扎堆”,而在臺東商圈,紅星美凱龍一直都唱“獨角戲”,沒有同行扎堆帶來的聚集效應,紅星經營理念即使再新、價格再低,都極難做火。于是,今年春節前,紅星臺東店傳來了10余經銷商不堪生意蕭條,聯合退場的消息。
據知情者透露,今年9月,紅星租賃臺東萬達賣場合同到期后將退出,一些經銷商將進入紅星青島歐倍德店,而另一些經銷商將選擇離開。昨日中午,記者在臺東紅星美凱龍采訪時看到,一些經銷商退場后,攤位至今閑置。有經銷商明確表示,今年9月,紅星若撤離萬達,他們將進入其它家具賣場。
昨日下午,記者電話采訪了青島紅星美凱龍,工作人員稱,店長不在。至于是否撤離臺東商圈,這位人士說,預計9月份有結果。
臺東:“金礦”枯竭?
有知情者向記者“報料”,近期,還有兩家賣場因連年生意冷清,正考慮退出事宜。而四五個月前,毗鄰臺東商圈的富時萊超市已悄然關閉。
實際上,自去年起,臺東商圈就有不正常舉動:先是眾商家接踵“變臉”———調整賣場、商品結構。這股風潮刮過后,一些賣場為分解經營風險,將賣場分割對外租賃,自己儼然成了“二房東”,但這畢竟是權宜之計。“三年前,臺東商圈似乎遍地都是銀子,大小資本盲目進駐,而從現在起,不少投資者將自食苦果。”臺東商圈一商業巨頭分析說,由“變臉”到“二房東”再到關門,是三個過程,眼下,一些商家已完成了前兩個。
新聞背景
臺東商圈
大約從2001年起,臺東商圈成了商家必爭之地,內外資巨頭紛紛搶駐。諾瑪特、法寶、沃爾瑪加之本土利群商廈、百盛南山超市、維客南山超市,500米半徑內,就聚集了六七家大賣場。另外,國美、雅泰、三聯等專業家電零售商前來聚首。而千川百貨、OUTLETS(名品折扣店)、深港服裝廣場、巴黎春天廣場、青島紡織商廈等服飾類賣場及各類服飾品牌專賣店更是密密麻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