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上海食品產業航母——光明食品(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掛牌。
新組建成立的光明食品(集團)有限公司由上海益民食品一廠(集團)有限公司、上海農工商(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市糖業煙酒(集團)有限公司、錦江國際(集團)有限公司的相關資產組建而成,資產規模458億元,主營銷售收入406億元。
同時,新光明集團領導班子名單也正式公布:原百聯集團總裁王宗南任新集團黨委書記兼董事長;原農工商集團總裁曹樹民任總裁;原農工商集團黨委副書記顧勇任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原市糖煙酒集團總裁葛俊杰、原農工商集團副總裁莊國蔚任副總裁。
“大光明”誕生
據新光明集團副黨委書記周海鳴介紹,組建“大光明”的想法在三四個月前已經形成,而對食品產業的整合努力可以追溯到前年“小光明”的成立。
“小光明”是指2004年11月8日成立光明食品集團有限公司。它由上海輕工控股(集團)公司、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共同投資組建,整合了輕工集團旗下梅林正廣和(集團)與冠生園(集團)以及前身為益民食品一廠的光明食品,擁有“光明”、“梅林”、“正廣和”、“冠生園”、“大白兔”、“和酒”等知名品牌。
“在這個光明集團成立后,我們感覺還不夠,還需要繼續整合食品資源做大做強。”周海鳴表示。
于是,有了“大光明”的誕生。
根據其資產組織架構圖顯示,新的光明食品(集團)有限公司下轄三大集團資產:上海市糖業煙酒(集團)有限公司、上海益民食品一廠(集團)有限公司和上海農工商(集團)有限公司原有資產。
其中,益民食品一廠(集團)有限公司,系由原先的光明食品集團與錦江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共同組建而成,營業規模達160億元以上,其中食品制造業89億元。
上海農工商(集團)有限公司則形成了一二三產業綜合經營模式。2005年該集團實現銷售收入286億元,利潤總額達到15億元。
而上海市糖業煙酒(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以食品流通為主業的大型國有企業集團,以物流配送、品牌代理、食品加工、零售連鎖、電子商務等為核心業態,涉足銀行保險、證券投資、賓館餐飲等領域,2005年銷售規模達到213億元,資產規模達到116億元。
目前,新光明食品集團已擁有5家上市公司,并打造了一二三產業為一體的完整食品產業鏈,形成覆蓋上游原料資源、中間生產加工、下游流通渠道的格局。
農工商三產模式
盡管新光明食品集團業已掛牌,但具體整合方案仍未見出臺。但周海鳴表示,未來的整合將以農工商集團為平臺,因為在三大集團中,“他們最大”。
而在新任命的領導班子中,原農工商集團的高層占了多數。例如,總裁班子中,除了總裁曹樹民外,三位副總裁中的兩位——莊國蔚和張永泉——也都來自農工商。
據周海鳴介紹,“大光明”的組建真正實現了農、工、商的合一。但目前的“大光明”在很多業務上存在重合。如在黃酒和食糖領域,在益民食品和糖業煙酒集團中都有相關業務。未來“大光明”的業務將按照農、工、商三種產業模式各自整合。
農工商集團在食品產業上游獨占鰲頭,擁有土地5.2萬公頃,其中耕地2.2萬公頃,從東海之濱綿延到黃海岸邊,因此,農業方面將以農工商集團的大農場等為核心;工業方面,則將以益民食品一廠的食品加工為平臺進行相關業務整合;至于商業方面,盡管三大集團里都擁有商業流通業務,但由于糖業煙酒集團已形成輻射全國的批發分銷網絡體系,覆蓋國內50000家零售網點、近10000家賓館酒店及1400余家食品生產企業,新集團將更依賴糖業煙酒集團的銷售渠道,并圍繞它進行業務整合。
而對于百聯的超商板塊將可能進入新光明集團一說,周海鳴表示“不可能”。
在此次新集團的領導班子中,光明乳業董事長王佳芬的名字不在其中。此前,有不少媒體和業內人士猜測,王佳芬可能會借此次重組離開光明。而8月8日當天,光明乳業公關經理龔妍奇告訴記者:“這次重組只是我們上級公司層面的變動,光明乳業目前沒有任何影響,高層也沒有變化。”
不過,在廣東奶業協會理事長王丁棉看來,目前光明正遭遇伊利、蒙牛的圍堵,形勢不容樂觀,王佳芬很可能會“見難就收”。“最早今年,最晚明年,王佳芬應該還是會退下來的。” 王丁棉說。
據悉,新光明食品集團的重組整合將在一年內初見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