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公里內建多家大型超市將受限
本月初,商務部就即將出臺的《零售業同業損害評估方法》公開征求意見,其中對大超市緊鄰開店進行了限制。商業專家認為,這很可能掀起新一輪圈地潮,大超市會避開布點密集的地區,而新建社區和郊區縣的消費者會因此受益,迎來更多大超市的進入。
新零售企業難進成熟商圈
記者在《方法》征求意見稿中看到,商務部對于超市、大型超市、折扣店的商圈半徑界定均為2公里,也就是說,今后在2公里的半徑輻射范圍內不得重復建設多家大型超市。商務部相關人士透露,此舉可以有效限制同一業態商家的惡性競爭。
而有關業內人士則表示,這很有可能讓市場的后來者對成熟商圈望而卻步。以北京為例,不少零售企業都是區級企業,比如朝陽區的京客隆、海淀區的超市發。在轄區內它們已基本完成了店面布局,而依照《方法》的規定,市場后來者很有可能因找不到合適的店面而難以打破這種區域性的壟斷。
零售企業涌向城郊開店
“既然傳統商圈進軍難度系數激增,新興社區、城郊將有可能成為各大零售企業新的戰場。”京客隆方面這樣告訴記者。據了解,上月28日,京客隆就一舉在通州玉橋中路、玉橋西路、運喬嘉園和永順鎮龍旺莊村等地開出5家店,并將于本月再于通州境內開4家門店。同時,家樂??偯娣e達2萬平方米的通州果園店也有望于年底前開業。而易初蓮花、百安居、沃爾瑪等零售巨頭也對通州商業核心區域——楊莊,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
而這樣的說法也得到了商業專家的認同。北京工商大學教授洪濤表示,為了避免無處開店的窘境,商家們會加快在新區的開店步伐,占得先機。而這樣做一方面可以大大提升新區消費者的生活便利程度,但另一方面也有可能讓零售企業疲于開店,而造成店面含金量的下降,最終拖累企業的發展。晨報記者 李若馨
新聞鏈接
標準超市生存變難
在《零售業同業損害評估方法》出臺之前,商務部已陸續頒布了《零售商與供應商進貨交易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及針對家電連鎖業的《專業家電賣場經營規范(草案)》。同時,醞釀多年的,對大型零售商進行管理的《商業大店法》也將于今年發布征求意見稿。而隨著這一系列規范的出臺,一些規模較小、發展滯后的傳統百貨店、標準超市、夫妻店的生存環境將愈發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