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鄭州1月10日消息:“過去只在電視里見過的超市,沒想到開到了家門口。如今,家里來個親戚,打開火放上鍋再去買菜也不遲,實在是方便!”1月10日,河南省濟源市邵原鎮的韓大媽在鎮上的農家連鎖超市割了2斤鮮肉,店員用驗碼機一照,電腦隨即打出小票。“店里寬敞明亮,貨物品種多還明碼標價,來這里轉轉也是一種享受哩。”購物后的韓大媽既高興又滿意。
“柜臺里頭熬日晌,算盤三天不聽響,荒院里頭舊矮房”,過去貨不全、點不準、門不開的農家代銷點,已遠遠滿足不了日益富裕起來的農民對提高物質精神文化生活的迫切需要。為改變這種面貌,2006年濟源出臺了《濟源市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實施方案》,對自愿加盟連鎖經營的,鄉級農家超市每家補助1000元至2000元,村級農家超市每家補助2000至3000元。為盡快普及農家超市,真正讓廣大農民充分享受發展成果,去年8月再次將扶持標準提高到3000元至5000元。作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旨在以科學的經營模式,堵死假冒偽劣商品流向農村的渠道,凈化農村市場,切實保護農村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截至2006年年底,河南省濟源市已有88家農家超市實現連鎖經營。濟源市商務局負責人告訴記者,將用3年時間,使農家超市這一連鎖經營模式覆蓋全市所有行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