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有財經媒體報道,武漢市決定仿效上海百聯,組建武漢商業集團,打包管理幾家本土商業上市公司,打造百億商業“航母”。
昨日,這個傳聞在武漢商業工作會議上得到了證實。會上傳出消息稱,“目前,整合工作正按部署有序推進”。
該市商業局局長林肖濱介紹,今年要以發展和培育百億元商業集團為目標,重點推進商業上市公司壯大發展,構建武漢商業“航母”。
同時,一連串的商業發展計劃也將在今年實施:
——在市內發展各類社區便民服務網點100家以上,新增大中型連鎖網點20個左右,市外新增30個左右。
——推進武漢肉聯食品有限公司與武漢萬噸冷庫儲物流的重組,打造中部地區規模最大的冷鏈物流。
——全市確定3-5個社區開展“示范社區商業”試點,搞好生活性服務業網點的配套規模與建設。
——在7個中心城區和兩個國家級開發區各選擇一條商業基礎較好、消費容量較大、交通較便捷的干道,規劃、建設、改造特色商業街。
去年,武漢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93億元,同比增長14.6%,為近十年來的最高增幅。今年,這兩個數據將分別改寫為1461億元、13%,其中以連鎖經營為主的新業態占比力爭達到32%。鏈接“百聯模式”
2003年4月,上海市一百、華聯、友誼及物資四大集團合并組建百聯集團,并初步形成兩個百貨集團、一個連鎖集團和一個物流集團,業內稱之“百聯模式”。其注冊資本10億元,總資產近280億元,銷售收入可達700億元。擁有各類商業網點4000多家,遍布全國20余個省市區,幾乎涵蓋了現代商業領域的所有業態。合并后,迅速穩坐全國商業龍頭老大地位。
繼上海先行之后,重慶14家國有商企抱團成立重慶商務集團;北京首旅、新燕莎和全聚德三家行業排頭兵,進行了兼并重組。
(楚天都市報 記者龍瀅 通訊員張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