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囊括3家武漢百貨行業上市公司控股權的集團公司將橫空出世,一經國務院國資委核準,武商聯集團將成為鄂武商、武漢中百、武漢中商的第一大股東。
鄂武商、武漢中百、武漢中商今日同時發布公告稱,3月16日,接第一大股東武漢國資公司通知,國資公司擬與武漢經濟發展投資(集團)共同發起設立武漢商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其中,武漢國資擬以其持有的鄂武商、武漢中百、武漢中商3家上市公司國有股(以2006 年8 月31 日為基準日,評估值為11.98 億元)作為出資,占武商聯集團總股本的70.55%;武漢經發集團以5 億元現金作為出資,占武商聯集團總股本的29.45%。
目前,國資公司持有的鄂武商8740萬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17.23%;持有武漢中百3370萬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10.05%。;持有武漢中商11322萬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45.07%。
根據現行法律法規的規定,上述行為須經相關部門批準后,方可辦理3家公司的股權登記變更手續。股權變更完成后,上述國有股將變更為國有法人股。值得關注的是,3家上市公司國有股的評估值是以2006 年8 月31 日為基準日,而截至今年3月16日,鄂武商、武漢中百、武漢中商在二級市場的股價較之2006 年8 月31 日,已分別上漲了74.66%、111.25%、40.24%。
(上海證券報)
相關報道:涉及三家上市公司 武漢擬建商業航母
市場傳說已久的武漢欲組建商業集團的傳聞,被今日武漢三家商業上市公司的一紙公告證為現實。
武漢商業航母現形
今日,武漢國有資產經營公司(下稱“武漢國資公司”)控股的三家上市公司武漢中商(000785.SZ)、鄂武商A(000501.SZ)和武漢中百(000759.SZ)一齊發布公告,稱武漢國資公司擬與武漢經濟發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武漢經發投資公司”)共同發起設立武漢商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武商聯集團”)。
根據上述三家公司的公告,武漢國資公司擬以其持有的鄂武商A(行情論壇)、武漢中百(行情論壇)、武漢中商三家上市公司國有股以2006年8月31日為基準日,評估的三家上市公司國有股價值11.98億元作為出資,占武商聯集團總股本的70.55%,武漢經發投資公司以5億元現金作為出資,占武商聯集團總股本的29.45%。
三家公司公告同時表示,股權變更完成后,武商聯集團將成為三家公司第一大股東。武漢國資公司原持有的上述三家公司的股份將全部劃歸武商聯集團。武商聯集團將分別持有武漢中商、鄂武商A和武漢中百總股份的45.07%、17.23%和10.05%。性質均為國有法人股。
按照三家上市公司2006年中報數據,武漢中商、鄂武商A和武漢中百三家公司的總資產分別為21.24億元、26.69億元和36.66億元,武商聯集團的組建,將誕生一家控制的總資產約85億元的巨型商業集團,也是繼百聯集團之后的第二家商業航母級企業。
一位券商研究員表示,武漢此舉其目的應是以上海組建百聯集團為參照物。
2003年4月,上海四大國資商業集團上海一百、華聯集團、友誼集團、物資集團重新組建成中國最大的商貿流通集團——上海百聯集團,下屬7家上市公司。百聯集團注冊資本10億元,總資產規模近280億元。
整合仍有難度
武商聯集團組建后,除了將在武漢中商中占據了45.07%的股份,遠高于其他股東之外,中報顯示,武漢國資公司在鄂武商A中僅占股17.23%,而第二、三大股東武漢銀泰商業發展有限公司和浙江銀泰百貨有限公司分別持有鄂武商A總股份的8.22%和7.64%,后兩者則屬于“銀泰系”,合計持股份額僅略低于武漢國資公司。
而根據武漢中百的年報,第一大股東武漢國資公司在武漢中百中持股比例僅為8.53%,之后因股改時墊付的股份轉回,持股恢復至10.05%,盡管第二大股東湛江市霞山區平泰商貿有限公司截至今年2月28日累計出售了武漢中百2.17%的股份,但是仍持有其4.97%的股份。
上述人士表示,組建武商聯集團對于武漢增強自身商業競爭力、減少武漢國資公司控制 下的三家公司的同業競爭、提高資源利用率以及加強分工合作有很大幫助。但是,整合難度仍然存在,相比于組建百聯集團,新組建后的武商聯集團在三家上市公司中占有的股份并不占優。武商聯集團如何采取措施整合三家公司資源將是一個難題。
(第一財經日報 王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