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氣鬼”坎普拉德
經常在特價賣場淘便宜貨
瑞典宜家公司創始人英瓦爾·坎普拉德(下圖)以280億美元凈資產,在2006年度《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排名第四。然而,這名在30多個國家擁有202家連鎖店的家居用品零售業巨頭,卻被瑞典人叫做“小氣鬼”。
坎普拉德即將年滿80歲。對于被扣上“小氣”的帽子,坎普拉德大度地說了句:“我小氣,我自豪。”
到底有多“小氣”
坎普拉德至今仍然開著一輛已有15個年頭的舊車,而且乘飛機出門向來只坐經濟艙。甚至有人常看到他在當地的宜家特價賣場淘便宜貨。
不僅如此,坎普拉德基本不穿西裝,而且總是光顧便宜的餐廳,還會為買了一條像樣的圍巾、吃了一頓瑞典魚子醬而心疼老半天。
在公司,他向來要求員工用紙的正反兩面寫字。節儉,是宜家公司員工從上到下奉行的傳統。
“人們都說我小氣,我不在乎大家這么說。我小氣,但我很自豪。我在遵守我們公司的規定。”坎普拉德在接受瑞士廣播公司電視采訪時說。他已在瑞士定居近30年,而家中大部分家具都是便宜好用的宜家家具。
當主持人提及那輛老舊的“沃爾沃”時,坎普拉德說:“它差不多還是新的,才只有15年左右。”
也許正是因為坎普拉德如此節儉,宜家才能從當年瑞典農莊里的一間“小鋪”,變成全球最大的家居用品零售商。
17歲白手起家
坎普拉德出生在一個瑞典小鎮。1943年,17歲的坎普拉德在自家花園棚子里開了家小鋪“宜家”,賣手表、鋼筆、皮夾子、尼龍襪、桌布、畫框和圣誕賀卡等所有他能想到的低價品。
“進貨時我買了些花園里用的種子,結果大獲成功。我們村所有人家都來我這兒買。那年以后我給自己買了第一輛自行車。”坎普拉德回憶道。有了自行車后,坎普拉德開始騎著自行車叫賣。
上世紀50年代瑞典推行“百萬家庭計劃”時,坎普拉德瞅準機會,開始從事家具業。
1956年,當一名雇員將桌子腿拆下,以便將貨物全部放進顧客的汽車里時,坎普拉德萌生了將家具“扁平封裝”、讓顧客自己回去組裝的主意。這樣為顧客、為自己都節省了高昂運費,同時還大大節省了貯藏和銷售空間。
“我們的想法是為所有人服務,包括窮人。我們必須降低成本。”坎普拉德說。將家具拆卸、顧客自己組裝,這已成為宜家的特色。
宜家雄心勃勃
對于坎普拉德來說,省到一分錢就是賺到一分錢。而且這些錢還將派上大用場。
“我們賺到的所有東西都需要有所存留。我們還要壯大宜家集團。我們需要幾十億元瑞士法郎投入到中國和俄羅斯市場。”坎普拉德說。
在中國,宜家目前只在北京、上海、廣州三地有賣場,正計劃在成都開新店。
而在俄羅斯,宜家已擁有5家店鋪和3家大賣場。可是,這對于雄心勃勃的宜家來說還遠遠不夠,它正計劃向另外11個俄羅斯城市進軍,今年再開5家賣場和3家店鋪。
資金除了用于拓寬市場,還有其他用途。本月20日,坎普拉德剛向瑞士洛桑市藝術學校捐獻37.99萬美元。坎普拉德的兒子在那所學校就讀。
“我不怕進入80歲,我有很多事情要做。我可沒有時間用來等死。”坎普拉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