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省市場監管局鼓勵入網食品經營者在打包外賣食品時,廣泛使用食安封簽,而首批400萬張食安封簽亦通過網絡訂餐平臺向入網經營者派發。
措施推廣近一周情況如何?南都記者昨日分別在美團外賣及餓了么等,抽樣對五家入網商戶進行實測,發現五家入網商戶的外賣食品均未貼上廣東省市場監管局推廣的食安封簽,而其中兩家是以自有品牌的食安封簽對外賣產品進行封口;對于廣東食安封簽落地推廣情況,美團、餓了么等外賣配送平臺方面表示“落地需要時間”,而有入網商戶回應正對相關情況進行了解。
另外有分析人士認為,食安封簽若從“推廣”變成“強制政策”,則有可能倒逼餐飲企業更加重視食品安全問題。
實測五家入網商戶均無廣東省食安封簽,其中兩家用自有封簽
據廣東市場監督管理局方面表示,目前已印制第一批400萬張食安封簽,由主流網絡訂餐平臺分別向其入網食品經營者派發,鼓勵入網食品經營者在打包外賣食品時,廣泛使用食安封簽。
據南都記者了解,食安封簽底色為綠色,封簽上印有消費提示語“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提醒您:下單時記得上網查閱證件檔案,收餐時檢查封簽完好”,以及“尚德守法,食品安全讓生活更美好”字樣,同時還印有省市場監管局微信公眾號二維碼,印有飯盒、筷子圖案,而在此前省市場監督局的相關演示上,該封簽主要綁在外賣的塑料袋封口上;另外,南都記者還留意到,本次廣東市場監督管理局所推廣的食安封簽屬于鼓勵性質,即并非強制性推廣。
雖然此食安封簽推廣屬于鼓勵性質,但目前入網商戶及外賣平臺方面對此落地情況如何?對此,昨日11:40,南都記者在美團外賣及餓了么外賣中,對麥當勞、肯德基、漢堡王、真功夫及楊國福麻辣燙五個商家,進行網上外賣點餐實測,測試方式為:南都記者分別在美團和餓了么平臺上,對前述入網品牌線下同一地址的網店,點相同的產品進行觀察,餐品合計5種(一種兩份)。
13:30南都記者點的外賣全部到位后,發現不論是美團外賣還是餓了么送來的餐品外賣包裝(包括塑料袋、紙袋及外賣盒等),均無貼上或綁上省市場監管局所提到的食安封簽,不過南都記者也留意到,麥當勞產品的紙袋上,是貼上其品牌所自有的圓形紅色“放心貼”(類似于食安封簽),而漢堡王紙袋上,僅是貼上其品牌的圓形LOGO貼紙,而其余三個商家的外賣食品,南都記者并未發現自有食安封簽產品(若要了解具體實測視頻,可在南都APP——快消研究所上進行觀看)。
漢堡王及麥當勞雖然沒有使用省市場監管局下發的食安封簽,但使用了帶有其品牌Logo的封簽。
食安封簽底色為綠色,封簽上印有消費提示語。
楊國福、真功夫、肯德基等均未使用食安封簽,也沒有自有封簽。
回應配送平臺稱“落地需要時間”,部分入網商戶稱正“了解情況”
南都記者從廣東首批已印制400萬張食安封簽的情況來看,部分食安封簽可能通過平臺配送方面對商家進行落地,對于相關落地情況,南都記者分別向美團外賣及餓了么方面進行致電了解,前述平臺在了解南都記者的咨詢后,均表示“對該項保障外賣食品安全質量安全的地方鼓勵措施表示支持”,而對于具體落地情況,前述兩方表示暫未了解,指出該政策落地“仍需要時間”。
就部分入網商家是否了解廣東“食安封簽”情況,南都記者昨日亦向麥當勞、百勝中國及漢堡王方面進行采訪了解,部分入網商戶回復稱情況仍在了解中,對于“相關情況需要時間了解才能回復”。
雖然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的食安封簽屬于“鼓勵”性質,不過在此前9月3日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麥教猛上線《廣東民聲熱線》時表示,消費者下單時記得上網查閱證件檔案,收餐時檢查封簽完好,同時印有省市場監管局微信公眾號二維碼。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在訂餐時(包括收外賣)發現封簽被損壞,可以拒收外賣,并向外賣平臺進行投訴,也可撥打電話12345舉報投訴。
當然,除推廣食安封簽外,南都記者還留意到,廣東省市場監管局還建議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進行“食安封簽”的嘗試,即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也可創新餐食包裝封簽形式,如自行印制帶有店鋪Logo的食安封簽、打包餐盒上鎖等。
市場分析人士稱若落實將倒逼企業重視食安問題
據南都記者了解,“食安封簽”措施并非廣東獨有推廣,自2018年2月底北京與某外賣平臺聯合推出食安封簽措施后,截至今年9月,包括上海、南京、宜昌等國內多個省市,已通過監管部門推廣或部門主導外賣平臺合作等形式,推廣食安封簽,其中上海方面已明確,2020年將會把食安封簽推廣至全市執行。
相關部門力推食品安全背后,也蘊含了一個龐大的用戶群體和市場。
數據分析機構艾媒咨詢發布的《2018-2019中國在線外賣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外賣用戶已經達到3.58億人,外賣市場規模突破2400億元大關。前瞻產業研究院研究員吳芬寧此前在研報中認為,目前我國食品安全要求更加嚴格,網絡餐飲監管進一步加強,在增速放緩的情況下,未來市場競爭將集中在服務體驗和食品安全上。
“當然,如果食安封簽這個推廣措施能落地成政策,對于入網餐飲企業來說,會倒逼其更加重視食品安全方面。”餐飲行業分析師、凌雁咨詢負責人林岳向南都記者表示,在執行食安標簽同時,相關部門有專門的人手和配套政策落地,例如走訪隨機抽樣等,將會對餐飲市場食品安全和消費者利益帶來正面效應。
“當然該措施目前仍處于鼓勵推廣階段,如果無相關監管進行后續介入,這項措施難免會流于形式。”林岳說。
據南都記者了解,自2018年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后,各地對外賣食品安全問題亦加大整治。
以廣東為例,廣東省市場監管局方面的數據顯示,目前網絡訂餐經營商家的持證率、公示率,從3年前的不到50%提升到目前的99.29%、99.05%,包括餐飲食品受污染等不合規行為得到整治,另外今年以來廣東查處網絡訂餐經營違法行為案件349件,罰沒187萬元,移送公安機關1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