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以購物中心、連鎖品牌為代表的實體商業主體力量深受重創。
面對疫情沖擊,購物中心一方面減免商戶租金,另一方面開展積極自救。隨著消費的復蘇,實體商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時期,但同時,困難與挑戰依然艱巨。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了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性,開始重新看待生態與合作的意義。
新形勢下,如何提振消費,同創共贏?9月3-4日,由中國連鎖經營協會主辦的“CCFA新消費論壇—2020中國購物中心與連鎖品牌發展峰會”在上海寶華萬豪酒店召開。
本次峰會匯集了商業和商業地產領域優秀企業的管理者,行業前沿專家,行業內眾多領軍企業負責人,共聚于此。與會嘉賓將共同圍繞“信念、信任、信心——提振消費同創共贏”,展開深入探討。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會長 裴亮
9月3日上午,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會長裴亮代表主辦方致辭。裴亮會長表示,雖然線下客流可能回不到以前,但是,優秀企業的客流還會繼續保持持續地增長。
經過這次疫情的洗牌,以前部分依靠房地產開發,簡單出租、粗暴擴張方式的商業地產經營者會慢慢的退出。而注重經營的,注重效率的,注重科技應用的經營者,在新的市場環境下,會迎來更大的發展空間和機遇。
裴亮會長強調,購物中心是市場的主體,但同時,也不能簡單的依靠市場這只手來實現這個產業的健康發展。對于購物中心產業而言,優化資源配置還需要依托政策這只手。因為購物中心是實體零售,線下消費的主渠道。
可以看到,未來消費主渠道主要由三大部分組成,一是還在持續增長的線上和到家;二是貼近社區,貼近消費者的社區小型的零售店鋪,比如社區超市、便利店。還有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購物中心。購物中心必將成為消費者體驗消費的主戰場。同時,購物中心也會成為整個零售創新、商業創新的主戰場,
因此,購物中心產業的發展,不能僅僅依靠市場這只手來進行資源配置和可持續發展,還需要看到它作為商業基礎設施的價值和定位。
在疫情期間,很多優秀的購物中心企業都采取了積極的措施,幫助各個業態的租戶,同舟共濟、共渡難關。在這個過程當中,作為零售的基礎設施的購物中心,扮演了非常關鍵的基礎性的作用。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原所長、經濟學家任興洲
會上,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原所長、經濟學家任興洲,對當前促消費政策與商貿流通業的發展進行了深入解讀。任興洲表示,商貿流通業是典型的挑戰與機遇并存的行業。
挑戰在于,疫情階段性改變了商貿流通業的發展生態。從需求側看,疫情期間,線下消費需求大規模驟降。盡管近期有所恢復,但要恢復到常態化,還要假以時日。從供給側看,今年1-3月份,供給側短期受阻,近期供應鏈得到一定恢復。從消費場景看,受疫情影響,強制性造成社交隔離模式,聚焦性消費受到極大沖擊。此外,防疫成本上升,租金、人員等固定成本上升,但當前交易額遠遠不足以成本。企業效益明顯下滑。
但另一方面,網絡零售大幅發展。上半年網絡零售額同比增長7.3%,連續四個月提升,6月份當月增幅高達18.6%。因此挑戰與機遇并存。網絡零售加快創新,一方面激發了線上銷售和服務方式創新:平臺經濟,直播、網紅經濟、微商、社群營銷、線上線下結合,非常突出。二是培育了居民網絡消費習慣。三是強力促進了電商平臺的發展。此外,網絡零售也加快了對網絡基礎設施的需求,5G、寬帶等新型基礎設施的要求大幅提升。促進了農村網上雙向流通的發展,加快了整個商貿流通業的數字化的發展轉型。
任興洲表示,面對疫情沖擊,除了商貿流通企業自身積極求存謀變之外,政府的政策支持、商貿流通企業疏困和發展也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會上,任興洲對政府政策支持商貿業發展和消費增長的相關舉措進行了梳理,并對當前宏觀政策變化進行了深入解讀。任興洲表示,在擴大消費,做大市場規模,提質轉型,發展數字經濟方面,商貿流通企業,包括購物中心,是有能力,也有條件爭當國內外“雙循環”的排頭兵。
▲新城發展控股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新城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聯席總裁曲德君
新城發展控股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新城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聯席總裁曲德君發表了題為《商業地產20年,從Shopping Mall到FIT Mall》的演講。曲德君首先回顧了過去20年,商業地產的環境變化。
他指出,過去20年購物中心得到了快速發展,已經成為實體消費的主戰場。在過去20年,商業地產的發展模式主要有三方面特征:首先,做好一個商業項目是主要目標;第二,通過打造完整的產業鏈實現快速規?;l展;第三,房地產帶動商業不動產成為主流模式。
曲德君表示,如今行業的背景及內外部條件正在逐漸改變,企業需要站在新的起點,明辨行業的變化,把握未來的趨勢。他認為,當前行業變化主要在于,房地產市場回歸理性,行業的集中度進一步提升,房地產行業也將進入“新常態”。與此同時,金融體制改革不斷深化,金融產品持續創新,為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活力,除了發展模式的變化,購物中心同質化競爭日趨激烈。第三個變化是新科技的發展與應用。
面對行業變化和挑戰,購物中心如何轉型升級?曲德君認為,金融化、標志化、科技化將成為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三大驅動力,即Finance+ Icon+ Technology(FIT),購物中心正從Shopping Mall轉型到FIT Mall。
他表示,從Shopping Mall到FIT Mall——商業地產的金融化,可以盤活資產,提高商業不動產的流動性,實現行業的可持續發展;購物中心的標志化,將進一步構建商業項目的經營優勢,有效提升商業項目的生命力和競爭力;購物中心的科技化,將大幅提高運營效率,賦能行業創新發展,推動行業的升級與變革。
▲萬科集團合伙人、印力集團董事長兼總裁丁力業
萬科集團合伙人、印力集團董事長兼總裁丁力業做了《以變革 迎未來》的主題演講。他表示,盡管受到疫情影響,但他依然堅信,在消費增長和升級的過程中,購物中心是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他對行業的前景充滿了信心。不過,丁力業也指出,面對市場環境的變化,企業要想在新的時代里充分享受消費發展帶來的紅利,需要擁抱變化,保持鮮活,堅定變革。
丁力業表示,最大的環境變化來自消費者。品牌和購物中心的經營重心已經轉變為對消費者的注意力和時間分配的追求。因此,促使行業回歸商業的本質,要從人出發,選擇符合和引領消費者需求的貨,打造有內容,有盈利的場。印力這兩年一直致力于商業模式的轉變,從B2B2C到B2C2B模式的轉型。從消費者出發,以消費者作為需求的提出者、選擇者和評判者。
丁力業表示,未來最優秀的購物中心應該凈化成為人的專家,貨的行家和場的玩家。購物中心應該是最懂周邊消費者的經營者。不僅能夠洞察和滿足當前消費者的需求,還可以進一步挖掘和引領消費者的潛在需求。在此基礎上就可以賦能商家客戶,并將空間價值發揮到最大。
▲蘇寧置業集團總裁 金明
蘇寧置業集團總裁金明進行了《守商業之正道創消費之新途》的主題演講。金明表示,盡管疫情造成了影響,但是無論是對商業地產還是商業零售而言,也存在著機會。
金明表示,在商業地產的發展過程當中,蘇寧置業一直堅持做好產品。第一,堅持核心商業,核心城市的定位。二是核心商業的位置。核心的商業位置只有那么多,在這個過程當中,怎樣在新型商圈來培育新興的商業是值得思考的問題。第三,堅持做綜合體、大商業、多業態、全場景。
在打造產品上面,金明表示,蘇寧置業一直堅持做好產品。第一堅持場的設計,不能吃喝玩樂購的,把它打造劇場、秀場、娛樂場、美食廣場,在這基礎之上,才能作為一個購物廣場。
第二,所有商場出來以后,都是為消費者服務的。用互聯網的工具發展線下的實體,生命力一定是堅強的。在設計過程當中,圍繞產品,環境、安全,把產品打造成一個IP,通過Shopping Mall的設計,通過IP點的增加,自動帶客流,自動吸引客流。
第三,堅持氣氛的營造,堅持大道至簡,不能為了吸引客流做冗雜的設計,盡力做到簡潔,給大家提供一個非常舒適的空間。
最后,金明特別強調了科技的重要性。堅持場景互聯網賦能智慧產品,堅持場景的互聯網化的打造。
▲愛琴海集團董事長 張華容
愛琴海集團董事長張華容進行了《乘風破浪,數字場景賦能商業》的主題演講,深入分析了行業的現在和未來。
張華容表示,在遇到險峰,遇到危機的時候,企業需要找到合適的方法,有了最好的準備和動力,就能夠找到更好的機會。例如,疫情期間,愛琴海做了社群營銷,愛閃購平臺。通過私域流量,通過與商戶的共同合作,在2020年的1-6月份,共同打造了100個銷冠的門店。通過IP營銷,讓近1000個國內外品牌以及全國的8.5萬組家庭,報名參加了小店長日。
張華容認為,未來要關注以下幾點:第一,人群的變遷。Z時代人群的標簽是,物質富足、購買力強大、消費意識超前、自我意識強、臉譜弱化、標簽分化、文化自信。因此,購物中心的內容設計要進入策展時代,并且商業內容要成為核心競爭力。內容設計方面,一是主題打造,二是自然的融合,三是場景變革。張華容表示,曾經,購物中心是一個有社交功能的購物空間,但是現在,愛琴海所做的是有購物功能的社交空間。
張華容表示,愛琴海要從做生意轉變為做生態,要有商業的格局,要探索有用到有趣,從商品交易到探索共同的愉悅。在她看來,未來的愛琴海將是一個國際青年潮流流行的文化情報站,將是一個家庭歡聚的中心,也是一個24小時的時尚秀場。
在9月3日下午,由SOME TREE合伙人董俊主持的《新時代、新環境、新出路》對話環節中,怡悅嘉商業集團董事/總裁張子玉,老鄉雞集團董事長束從軒,森馬股份發展中心總經理胡劍萍,湊湊CEO張振緯,Aibee愛筆智能創始人林元慶帶來了他們的深入思考和精彩分享。
本屆峰會集合主會場全體大會、六場平行論壇、加油晚自習、專業培訓、訪學考察等活動。會議期間,還將舉辦“購品匯暨2020中國領軍購物中心企業聯合招商會”,聯合邀請國內七大領軍購物中心體系、總計232個商業地產項目現場招商、500多個國內國際知名連鎖品牌企業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