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6年中國超市生鮮食品經營模式研討會上,“永輝”作為生鮮經營行業的佼佼者,得到了來自全國各地經營連鎖超市精英的認可。完善的運營機制、優良的團隊與優秀的企業文化是“永輝”成功的主要因素;“永輝”成功的另一個因素是擁有眾多自有品牌并創造、培植知名品牌。
以生鮮經營為主的“永輝”,為了進一步增強市場競爭力,于2006年4月成立永輝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創建綠色無公害果蔬生產基地。這是集團領導加強自有品牌建設、整合地區優勢資源、保障生鮮供應鏈的重要舉措。目前,永輝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建立自營和合作的果蔬生產基地有閩清白中、永泰盤谷、寧德屏南、南平建甌、東游……
從34期開始,《同道》將陸續為“永輝人”介紹永輝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各基地的相關情況,敬請關注。
在希望的田野上——記盤谷農業基地
在永輝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下稱“農業公司”)幾位負責人的陪同下,我來到了位于盤谷鄉榮陽村的永輝盤谷農業基地。還未下車,我便看見了兩片綠色。原來,這就是種植著白花菜和甘藍包菜的農業基地。
按捺不住心中的驚喜,我急忙下了車,來到田間。站在田坎上,任秋風吹過,靜聽菜葉的搖擺聲,它們似乎在向我展示葉子里包著的“果實”。我仿佛看見了一個個身著綠色衣裳的小精靈在這廣闊的土地上跳舞。我突然很想唱歌,“我們的家鄉在希望的田野上……”
一聲“盧師傅回來了”打斷了我的思緒。據農業公司的負責人介紹,盧師傅是基地的主要負責人,也是基地的主要技術員之一。利用中飯過后的休息時間,我和盧師傅聊了起來。
盧師傅向我講起了4個月前的基地。那時,基地剛成立,大家就面臨著一個很嚴峻的考驗:如何將(300)畝、有一人高的雜草在最短的時間里拔除。大家不眠不休,常常借著月光勞作。終于,雜草撥了,蔬菜也種上了。看著展現在眼前的綠油油的蔬菜,我幾乎難以相信,幾個月前這里曾是雜草叢生的荒地。
據盧師傅介紹,盤谷農業基地南接大洋鎮、永泰縣城關,北連202省道。這里遠離工業區、空氣新鮮,7—8月份平均溫度為20—28度。優越的地理環境為基地種植高山區反季節綠色無公害蔬菜提供了基礎。正是基于這些原因,集團領導才決定在這建立農業基地。
基地自2006年5月30日正式成立以來,成功地種植了各種蔬菜,如白花菜、甘藍包菜等,試種了二十多種蔬菜。目前,基地的自營與合作基地面積達1800多畝。基地以綠色農業為方針,嚴格按照“綠色無公害”生產標準操作。在治蟲害時,以農業生態型為基礎,采用生物肥、植物制劑農藥以菌治菌、以蟲治蟲。 “基地面積擴大后,還將使用殺蟲燈、誘捕器、誘芯杯及黃板等新型植保設備。在‘防重于治’的理念下,做到以防為主,從根本上減少蟲源”盧師傅說。
基地采用規模化、規范化、數字化的現代農業管理模式,杜絕農藥殘留,種植品質優良的“綠色無公害”蔬菜。幾個月以來,基地在集團領導的支持下、在盤谷鄉黨委領導、村干部的支持下,得到了穩步的發展。基地帶動著當地的農民,由單打獨斗的自然經濟型農業轉向規模化的市場經濟型農業。基地在當地農業上起了帶頭作用,農民們跟著基地嘗試著種各種各樣的蔬菜。
在談到如何節約成本,提高基地的效益時候,盧師傅說實現基地的機械化是途徑之一。比如噴霧器,一臺普通的噴霧器需要300元,一臺機動的噴霧器需700元。一臺機動的噴霧器相當于4臺普通的噴霧器,這樣就相當于節約了3個勞動力(一天節約90元),而且機動的噴霧器噴灑的效果遠遠要比普通的噴霧器要好的多。所以早日實現機械化不僅能節約成本、對大規模種植也是非常有利的。
在這塊貧瘠的土地上,基地的工作人員用自己的雙手創造了奇跡。我期待在這希望的上,基地的工作人能創造出更多的奇跡。讓“盤谷綠色無公害”蔬菜走出永輝,走向福建,走向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