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社區居民都能就近購買到日用消費品
●縣城以上城區居民步行15分鐘就能到達標準化集貿市場或生鮮超市
●每個較大的村至少有1個萬村千鄉市場工程農家店
城鄉便民服務網點和城市副食品調控基地建設,是保障副食品市場供給,滿足居民生活需求,提高商品質量安全,改善城鄉居民消費環境的重要措施,也是提振消費信心,提升消費水平,促進國內需求持續增長的戰略舉措。為做好當前“菜籃子”工程建設工作,近日,省政府辦公廳轉發了省經貿委制定的《關于扶持城鄉便民商業網點和城市副食品調控基地建設的實施意見》,明確明年省級財政預算新增安排3000萬元,重點用于城鄉便民商業網點和城市副食品調控基地建設。
以新建、改建、搬遷、“農改超”等方式進行標準化提升改造150個集貿市場(生鮮超市),其中今年完成50個,明年完成100個,達到每個縣城以上城區居民步行15分鐘就能到達1個標準化集貿市場或生鮮超市的要求。所有通過標準化改造后的城區集貿市場(生鮮超市)營業面積不小于1000平方米,鄉鎮所在地不小于600平方米,生鮮超市經營生鮮食品的銷售額不低于40%,配有食品快速檢測、垃圾污水處理和安全監控等設施和保證食品安全的規范化經營管理制度。
明年我省將推動零售企業以連鎖經營等方式發展社區便利店、食雜店500個,達到所有社區居民都能就近購買到日用消費品的要求。所有城市社區便民店、雜貨店經營面積不小于50㎡,經營商品單品在1800種以上,統一采購或配送率不低于80%,有規范的保證食品安全的經營管理制度。
全省完成4500個“萬村千鄉市場工程”農家店建設,其中今年要完成3000個,截至11月8日,已完成2979個,明年要完成1500個;建設50個配送中心,其中今年完成35個,明年完成15個。通過建設,實現每個較大的建制村至少有1個萬村千鄉市場工程農家店;每個配送中心至少配送100個農家店,配送中心輻射范圍不大于2小時車程。“萬村千鄉市場工程”農家店和配送中心建設項目執行商務部頒布的統一建設規范。日用消費品店鋪營業面積40㎡以上,經營商品單品600種以上;原中央蘇區縣和少數民族地區日用消費品店鋪營業面積20㎡以上,經營商品單品400種以上。統一采購或配送率在50%以上。日用消費品配送中心配送品種3000個以上,主體建筑面積在2000㎡以上;原中央蘇區縣和少數民族地區配送品種1500個以上,主體建筑面積在1000㎡以上。
此外,我省還將按照“調節區域供應,保證城市副食品供應量足、價穩、質優”的要求,改造和新建一批省市縣城市副食品調控基地,增加政府可調控的生豬、蔬菜、蛋品產量,提高城市副食品供應調控能力和食品安全水平。
實施意見還提出一系列扶持政策。各級有關部門對城鄉便民商業網點和城市副食品調控基地建設予以支持,保證項目用地,簡化證、照辦理程序,減免收費。對城市副食品調控基地給予畜禽良種補貼、鮮活產品綠色通道、城市郊區現有菜田和養殖區域保護等方面的政策扶持。省級財政對每個農家店補助4000元,每個配送中心補助20萬元,每個集貿市場標準化、超市化改造補助10萬元,每個便利店、雜貨店補助2萬元。
(記者 賴文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