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社區商業今年將迎來快速發展的一年。昨日,北京市商務委發布《北京市社區商業服務業提升引導規范(試行)》(以下簡稱《規范》),針對社區內再生資源回收站點、小發廊、小便民浴池、小洗染店、小餐飲店、小百貨店和小食雜店等7種業態,從企業資質、經營場地、從業人員、場地使用屬性等4個方面制定調整提升規范,這也是北京首部針對社區商業的發展規范。同時,市商務委公布了北京市首批645個規范化建設達標社區名單。
新規重點提升7類業態
市商務委發布的《規范》對社區商業做出如社區菜市場的市場面積不小于150平方米、小發廊每店至少應有兩名具備技師以上職業資格人員等細節上的規范。
市商務委表示,該《規范》是在商務部頒布的《社區商業全國示范社區評價規范》基礎上,針對社區內再生資源回收站點、小發廊、小便民浴池、小洗染店、小餐飲店、小百貨店和小食雜店等7種業態,從企業資質、經營場地、從業人員、場地使用屬性等4個方面制定調整提升規范。
除了頒布《規范》,市商務委表示,還將通過公開遴選的方式,推薦一批各行業品牌連鎖經營企業、電子商務企業和提供各類公共服務的企業,作為改造調整社區商業服務業網點、增加便民服務項目的推薦服務商,逐步建立社區商業服務準入管理模式。
645個社區商業達標
在發布《規范》的同時,市商務委還公布了“北京市第一批社區規范化建設達標社區名單”,首批規范化建設達標的社區達到了645個,其中朝陽區達標社區175個排在各區縣首位,平谷、密云、延慶、懷柔4個區縣達標社區僅在5-8個之間。
市商務委表示,針對目前全市社區商業網點布局及行業結構配置、服務功能、經營水平等現狀,在“十二五”期間,北京將大力推進社區商業便民服務體系建設。按照“便利消費進社區,便民服務進家庭”的要求,在“統籌規劃、分步推進”原則下,以社區規范化建設達標社區為重點,根據每年規范化建設達標社區的完成情況,逐步實現社區商業便民服務的全覆蓋。
商企追逐社區商機
社區商業的發展重點是便民服務,對此市商務委鼓勵連鎖經營企業加快向社區發展,鼓勵品牌連鎖經營企業參與社區商業建設,通過采取收購、兼并、直營連鎖或特許加盟等方式整合分散的社區商業資源。
其實目前已有不少知名企業紛紛開始進軍社區商業,百貨業態中王府井、新世界、藍島、貴友等十幾家企業都已開拓出自己的社區商業業態。超市發、華普、京客隆等企業的社區超市業態也已在消費者心中形成品牌效應。
大型蔬菜批零市場新發地已于近日在京城開出了今年首家便民菜店,新發地方面表示,未來3-5年內,將在北京再開設1000多家連鎖便民社區菜店。
電子商務也已在社區商業方面有所嘗試,一家名為“任我在線”的網站已在幾年前開始試水“社區連鎖超市”。據了解,該網站提供蔬菜水果、米面糧油、煙酒副食、生活日化等百姓生活必需品。
(記者 姜子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