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化流通體制改革加快流通產業發展的意見》,提出到2020年我國將建立起統一開放、競爭有序、安全高效、城鄉一體的現代化流通體系,流通產業的現代化水平大幅提升,流通業對國民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進一步增強這一發展目標。
文件明確把流通標準體系建設作為重要的保障措施之一,要求加大流通標準的制定、實施與宣傳力度。
王德生說,這對流通標準化工作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是流通業發展中面臨的重要課題,降低流通成本的關鍵是提升流通的現代化水平,進一步提高流通效率。”
據王德生介紹,目前已經配合相關方面制定了連鎖經營、特許經營、電子商務、網絡購物等方面的經營服務規范,為降低流通成本,商務部將進一步完善這些領域以及倉儲和商貿物流方面的相關標準。
截至2011年年底,流通領域已有標準800項,其中國家標準209項,行業標準591項。
王德生認為,以“零售與批發”、“商務服務”、“居民服務”等重點領域標準為主體覆蓋流通領域主要行業的標準體系已初步建立。
據王德生介紹,2011年是商務部成立以來標準制定最多、最快的一年,共下達標準項目計劃350項,已完成332項,占現有流通標準總量的41%。今年,商務部已經下達了第一批242項標準項目計劃,目前正在抓緊執行。
當前,流通標準化工作還存在各類標準間銜接不夠緊密、配套不夠,標準制定與流通技術創新、產業發展新趨勢結合不夠緊密,標準宣貫工作缺乏相應的配套支持政策,人才儲備不足等問題。
王德生說,下一步將按照國務院的意見要求和內貿“十二五”規劃總體部署,爭取用5年左右的時間建立起健全的流通標準體系。
商務部在今年5月8日發布《商務領域標準化管理辦法》,并于7月1日起正式施行。
隨著標準化工作促進商務發展的基礎性、導向性作用不斷增強,部分重要行業標準已經成為編制相關行業發展規劃以及制定法規、規章的參考依據。
據悉,“十一五”期間,商務部共下達標準項目計劃420多項,累計發布行業標準398項,標準完成率達95%,是商務領域標準制定最快的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