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沈陽市工商部門對62家5000平方米以上的大超市和商場實施了過期食品銷毀制度。針對過期、腐爛變質、摻假摻雜以及生產標識不清等11種食品,從登記入冊到下架退市,一直到銷毀處理,全程進行錄像監督。該制度的實施保障了消費者在這些大型商場、超市可以買到放心食品。
沈陽市工商局局長程云偉表示,明年將準備在1000平方米以上的商場和超市繼續推行這一制度。
對于街邊食雜店和便利店如何管理的問題,程云偉表示,因為這樣的小型超市點多、面廣,還不具備推行這種制度的條件,目前對這種小店,主要設置下架食品專用箱,要求每天將當日過期食品、腐爛變質食品等應允銷毀的食品放入專用箱,然后退回廠家進行銷毀。對這樣的小超市,工商部門將加大巡查頻次和執法力度,一旦發現問題將處以50到100元的罰款,情節嚴重的會正式立案查處。
【其他焦點】
部分食品品種建追溯體系
沈陽市人大代表王樹東在調研中了解到,消費者在市場上買的既無產品標識又無銷售憑證的食品出現問題后,維權非常困難。對此,沈陽市食安辦主任、市衛生局局長閆石說:“為了在沈陽做到食品的身份清、來路明,我們正在積極探索并初步建立部分食品品種追溯體系。”
閆石舉例說,消費者在某超市買了一袋方便面,如果感覺有質量問題,通過查條碼、查票證,查出這袋方便面是在哪兒買的,還可以查到是什么時間、哪家企業生產的,接著還可以查生產這袋方便面的面粉是哪家企業加工的,用的添加劑是哪兒買的。還可以往下查,里邊兒用的添加劑有幾種,哪些是合法的,哪些是違法濫用的。“建立可追溯體系,是加強食品安全監管的有效辦法之一,這套體系健全了,就可以真正做到我們吃的食品身份清、來路明。目前沈陽市幾家大型屠宰企業,已經開始運用信息化技術,建立企業產品的可追溯性。農產品、超市、餐飲企業等也在逐步建設這項體系。”
如何嚴防地溝油重返餐桌
餐廚廢棄物,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廚余垃圾,是生產“地溝油”的主要原料之一。如何從源頭上避免地溝油重返餐桌?
沈陽市環保局副局長王陽表示,按照食品安全的責任分工,市環保局負責餐廚廢棄物處置過程中的環境監督管理。目前主要是靠在全市餐飲企業中推廣安裝油水分離器的方法控制,這種方法可以從源頭上控制和減少餐飲行業廢水中廢棄油脂的排放。
今年5月,環保部門已經在渾南、和平兩個區開展了安裝油水分離裝置試點工作,首先從經營面積300平方米以上開始安裝,目前已有600余戶餐飲企業安裝了油水分離裝置。
外埠動物產品入沈過四關
在農產品中,除了蔬菜以外,每天也有不少動物產品由外埠進入沈陽市場,這些產品需要通過四個關卡。
第一個:所有外地企業產品入沈,相關部門都派人到當地進行資質審查和現場生產條件的認證,合格的進行備案,目前沈陽市大約備案了41家。
第二個:對批準進入沈陽的外地產品,提前進行申報,同時提供相關的合格證明手續。
第三個:現場查驗,對進入到沈陽市場的外地動物產品,需要遼寧省唯一的動物檢疫分銷點進行現場查證驗戶,同時還對產品進行抽樣、留樣,以備追溯檢查。
第四個:沈陽市畜牧獸醫局成立專門隊伍,在市場等環節進行巡回檢查,及時查處不符合規定的外地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