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務部出臺《關于實施支持跨境電子商務零售出口有關政策的意見》(簡稱《意見》),將于10月1日起,在重慶、上海等5個城市試行。新規將出臺6項具體措施,以解決跨境電商中存在的問題,從政策優惠層面支持跨境電子商務零售出口健康快速發展。
新規將破解六大難題
商務部8月29日發布消息稱, 電子商務出口在交易方式、貨物運輸、支付結算等方面與傳統貿易方式差異較大。現行管理體制、政策、法規及現有環境條件已無法滿足其發展要求,主要問題集中在海關、檢驗檢疫、稅務和收付匯等方面。
為此,“新規”提出6項具體措施破解六大難題。如建立電子商務出口新型海關監管模式并進行專項統計,主要用以解決目前零售出口無法辦理海關監管統計的問題;建立電子商務出口檢驗監管模式,主要用以解決電子商務出口無法辦理檢驗檢疫的問題;支持企業正常收結匯,主要用以解決企業目前辦理出口收匯存在困難的問題;鼓勵銀行機構和支付機構為跨境電子商務提供支付服務,主要用以解決支付服務配套環節比較薄弱的問題;實施適應電子商務出口的稅收政策,主要用以解決電子商務出口企業無法辦理出口退稅的問題;建立電子商務出口信用體系,主要用以解決信用體系和市場秩序有待改善的問題。
跨境電商將更加規范
在業內人士看來,商務部此時出臺《意見》,為的是規范擁有百億美元規模的跨境電商貿易。
重慶國際電子商務認證交易中心主任何永紅昨日接受商報記者采訪時稱,據粗略估計,我國跨境電商貿易的規模已超過百億美元,但遺憾的是,這些巨額資金的結匯不少是通過“地下通道”進行。由于此前跨境電商郵件不需向海關報關,幾近處于無監管狀態。在業內看來,一些外貿電商的確被假冒偽劣產品所困擾。重慶網商協會秘書長戴衛良就明確表示,外貿電商魚龍混雜,不少企業甚至經營假冒偽劣產品。
何永紅認為,“新規”的實施,將使通過地下錢莊的結匯浮出水面,通過正規的陽光渠道進行。在新的誠信體系下,販賣假冒偽劣產品也將無處藏身。
重慶網商協會會長胡剛向商報記者坦言,就重慶而言,目前我市的跨境電商高端管理及架構人才欠缺,不少企業的運營思路仍不清晰,在產業層面,鏈條也不健全。因此,還需更多的政策支持,包括對行業的引導和培育。并需提高物流、通關、金融結算等體系。
將降低跨境電商成本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新規的實施,還將降低跨境電商企業的經營成本。
重慶大龍科技網絡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商報記者,海關的通關以及結匯問題,是目前跨境電商發展中的一大瓶頸。以大龍科技為例,跨境電商貿易主要面向阿根廷、巴西以及俄羅斯等國家的個人和小批發商,以數碼電子、百貨等商品為主,客戶比較分散,每單貨物一般都是小批量、單件凈額低的小包裹。“免稅或退稅政策的實施,無疑將使企業的成本降低。”該負責人說,除此之外,高效的通關以及更加便捷的結匯政策,也將減輕跨境電商企業的經營成本負擔。
重慶國際電子商務認證交易中心主任何永紅認為,試點發展跨境電商貿易的意義,不止在于新增一個國際貿易通道。以重慶為例,優惠政策將會吸引優質的外來網商、物流企業、支付企業到重慶發展,帶動本地電商產業鏈的發展,而《意見》的出臺,將進一步解決跨境電商企業的退稅、免稅問題,提高跨境電商效益。重慶作為五個試點城市之一,也是全國唯一一個以電子商務認證交易中心的形式、政府出面擔保電商跨境交易的城市,目前重慶正在與20多家涉足外貿的電商企業談判,希望吸引他們入駐重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