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家標準化店最高補助4萬元
根據福州市商貿服務業局日前印發的《關于開展福州市標準化早餐連鎖門店建設試點申報工作的通知》,參與此次早餐連鎖門店申報的企業,應具有福州市早餐工程經營資質,在本市連續開展早餐工程經營業務3年以上,有固定經營場所,2012年12月31日前注冊資本不少于100萬元人民幣,企業早餐服務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60%以上,在五城區已建設15家以上早餐連鎖門店。此外,企業還須建有1000平方米以上主食加工配送中心及一定規模的早餐供應網點,實行集中生產、統一配送和連鎖經營方式。
據了解,申報企業的早餐連鎖門店應按照標準化、規范化、規模化的要求,在五城區建設30家以上標準化早餐連鎖門店,實行統一品牌。門店售賣的食品要由主食加工配送中心統一加工制作,在經營早餐的基礎上兼營中餐、晚餐、風味小吃和其他食品。每家門店營業面積原則上不少于15平方米,具備水、電、加熱、消毒設備等。
對于參與開展建設的早餐連鎖門店企業,按程序通過項目驗收,根據每年預算安排金額,單個門店面積在20平方米以下(不含20平方米)按3萬元補助,單個門店面積在20平方米以上(含20平方米)按4萬元補助。
福州市商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組織開展標準化早餐連鎖門店建設試點工作,是按照“政府引導、市場主導、企業主體”的原則,有利于提升早餐工程規模化、規范化、連鎖化水平,改善早餐工程經營業態,健全早餐供應體系。
標準化早餐進店仍存在諸多困難
對于政策刺激,已有企業計劃跟進。榕早餐工程承辦企業福州真味包點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葉紅表示今年真味計劃在現有自營的十多家門店的基礎上擴展至30家。而麥麥食品有限公司、福州正嘉食品有限公司等早餐公司也表示正在努力推動早餐工程進店。
麥麥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偉表示建設標準化門店的要求較高,除了自營、統一管理等要求外,食品要由主食加工配送中心統一制作,由于配送的早餐和一些夫妻檔的非標準化門店現場制作在風味上有一定差距,因此在客流量上存在著先天劣勢。而如果采用加盟式的做法,往往難以達到統一管理和衛生要求,因此又不符合早餐工程企業的規范。
此外,對于早餐企業開連鎖門店面臨更大的問題來自于擴張店鋪的成本。劉偉表示,地段較好的地方開一家店的成本要四五十萬元,而地段較差雖然成本低,但人流量卻滿足不了要求。
“其中最大的一部分來自于店鋪的轉讓費,動輒十幾萬元的轉讓費讓很多早餐企業望而卻步。”葉紅表示。
今年4月,麥麥嘗試自營開兩家店,但僅僅三個月后就因入不敷出而關店。劉偉告訴記者,像湖東路附近開的一家店,包括轉讓費、租金以及原料等每天的成本就在1千多元,而不少時候收入也就七八百元。
此次政府出臺政策鼓勵早餐企業建設標準化連鎖門店,無疑給企業早餐進店標準化運營帶來了一項利好消息。不過不少早餐企業表示,真正做到全部早餐門店標準化運營,榕城早餐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據了解,從2011年開始,福州市繼“車改亭”后,又啟動了“進店”改革。而撤離原有的投資成本較低的早餐車也不斷推進,按照計劃,今年內早餐車在路面經營總量將減少30%以上,福州早餐車悉數撤離主干道。
(東南快報 記者鄭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