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縣年水產總量68.06萬噸,而水產品加工轉化率僅為30%。這是全國第二水產大縣連江的現狀。記者近日在當地采訪時,漁民們坦言,祖祖輩輩靠海吃海,該“吃”出新意了!
漁民的期盼不無道理,但由于加工業滯后,連江的水產業一直在傳統領域徘徊,水產品加工還停留在初級加工、粗放型加工的水平上。去年該縣水產加工產值16.9億元,精深加工比例僅占18%。去年水產品創匯約3000萬美元,僅占全省8.5億美元的3.5%,與占全省11%的水產品總量也極不相稱。當地干部告訴記者,同樣是全國水產大縣,連江的水產業產值只有山東省榮成市的一個零頭。這,不能不說是個尷尬。
要“吃”出新意,必須延長漁業產業鏈,讓1條魚產出原來3條魚的價值!最近,連江縣出臺一系列優惠政策,注重從政策、技術、資金等方面扶持、引導、培育一批技術含量高、資源利用好、產值規模大的臺資和內外資水產品加工企業,促進水產品精深加工。
記者在采訪時得知,落地連江的全省最大水產品加工基地———海峽西岸水產品加工基地總體規劃目前已編制完成,即將動工建設。該基地位于連江縣曉澳鎮,總規劃面積11072畝,規劃由3個片區組成,分別是道澳—長沙片區、曉澳片區和百勝片區,其中道澳—長沙片區面積4296畝,作為第一期開發用地。據了解,一期工程的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約2.085億元。
據了解,連江縣目前集中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分別成立了規劃設計、土地征用理賠、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招商等專門小組,并先期撥出200多萬元財政資金,做好前期工作,全力推進海峽西岸水產品加工基地各類基礎設施項目。在路網建設方面,201省道東岱至道澳路段已完成初步設計工作,曉澳至琯頭段正在施工,預計本月底全面鋪設完成。此外,供水、供電、土地平整等工作也在緊張有序建設中。
與此同時,水產品加工基地的招商引資工作正在加快推進。在出臺優惠措施的基礎上,該縣已把水產品加工基地招商作為今年“回歸工程”的重要內容予以重點推介。目前,已有福州超大集團、永輝超市集團前往連江商談,表達投資興辦水產品加工企業的意向。
采訪時,連江縣領導對記者說,集水產品加工、貿易為一體的海峽西岸水產加工基地第一期發展用地將分兩個階段進行建設。第一階段,從現在起到2008年,在道澳片2115畝的填海造地內,開展魚、蝦、貝、藻四大類精深加工;第二階段,從2008年開始到2010年,在長沙片2181畝的土地內,開展海洋保健品、海洋藥物等水產品精深加工。該縣邁向水產品加工大縣的藍圖是,到“十一五”末,力爭全縣水產品加工產值實現70億元,水產品加工創匯5億美元,加工轉化率達60%以上,精深加工比例達到全省領先水平。
大自然的賦予,不等于人的富有;已經擁有的,還在于資源的合理利用。得天獨厚的海洋資源優勢,為海峽西岸水產加工基地提供了絕好的發展空間。遠洋捕撈、水產養殖、海洋運輸等龐大的海洋產業群,為水產品加工業提供了可持續發展的原料資源保證,連江縣邁向水產品加工大縣指日可待! (記者:劉復培 通訊員:歐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