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已經(jīng)習(xí)慣了到超市購物,因為它方便、快捷。然而,在方便市民、透明了交易的同時,超市里卻出現(xiàn)了一些如“買菜先剝皮,選了商品不買隨意丟棄”等不文明行為。
“10分鐘就得收拾一次!貨物就像自己長了腳一樣到處‘跑’。”記者走訪中,南坪新世紀(jì)超市的工作人員向記者抱怨。
因為是自由選購,在付款前,顧客有“買與不買”的選擇權(quán)利,因此,超市里經(jīng)常出現(xiàn)“罐頭跑到干海鮮里,麻辣雞塊躺在八寶粥中”的不歸架的情況。
“物品不歸架,減少了消費者購買的機會,也容易造成資源的浪費。”工作人員稱,此舉給超市帶來不小損失。比如,熟食類商品經(jīng)常因此變質(zhì)壞掉,浪費嚴(yán)重。無奈中超市只得派人巡視賣場,“勸說顧客把放棄購買的物品放回原處,勸說不了就由工作人員自己把東西收回原處。”
五里店永輝超市每天傍晚都有蔬菜“大甩賣”,吸引了眾多顧客光顧,但超市想不到的是,很多顧客在買菜前都要給蔬菜“剝皮”。昨晚,記者來到該超市。“動作快點把葉子剝了,只要嫩心。”一對中年夫妻相互提醒著,低頭剝下菜葉。“大姐,超市不是不準(zhǔn)剝嗎?”記者詢問女顧客。她低聲回答:“他不準(zhǔn),你悄悄剝!”“這多不好。”“有什么不好嘛,你看,大家都在剝。”記者四顧,短短3分鐘內(nèi),就有6名顧客剝菜葉,賣場一片狼藉。超市工作人員證實:這樣的情況幾乎每天都有發(fā)生,給打烊后清理增加了不小的工作量。
(重慶晚報 涂靜 陳彥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