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夏季氣溫高、雨水多、濕度大。高溫高濕的環境為細菌、霉菌、病毒的孳生繁衍創造了條件,也給食品安全帶來嚴重隱患。為此,臨安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發布2008年第二號食品安全消費預警,提醒廣大市民要注意夏季食品安全。
一、蔬菜水果盡可能浸泡、清洗后食用。夏季是植物病蟲害高發季節,菜農、果農用農藥殺蟲在所難免。消費者應盡量到正規農貿市場或超市購買果蔬,并注意市場內有關農殘檢測的公示布告。食用前盡可能先浸泡半小時后再清洗食用。
二、慎食水產品和熟食制品。各種鮮活水產品因天熱容易缺氧死亡,特別是黃鱔、龜鱉、螃蟹等水產品死亡后極易變質,切勿食用。另外,青皮紅肉的海魚一旦出現腐敗,體內會產生過敏物質,食用后容易引發食物中毒。在選購熟食鹵菜、涼菜時更應格外慎重,要注意其防蟲防蠅防塵設施是否齊全,存放條件和存放容器是否符合衛生要求,一旦發現食品的品質有問題時,絕對不要購買。熟食制品在溫度低于60℃、高于10℃條件下放置2小時以上的,或隔頓隔夜的食物存放于冰箱或食用外購鹵味時,食用前須徹底再加熱,這樣可以殺滅儲存時增殖的微生物,但如發現熟食制品變質時,則應棄去,因為一些微生物產生的毒素靠加熱是破壞不了的。
三、食用冷飲要適量。夏季冷飲例來是安全性較低的食品,這既有生產加工運輸冷藏等方面的問題,也有消費者保管不當的問題。因此購買冷凍飲品盡量選擇正規商場和超市,除查看標簽、生產日期、保質期外,還要查看包裝是否完好,不要購買包裝粗糙、破裂、變形的產品。不要追求色澤鮮艷,這可能是添加了色素等添加劑。買回的冷凍飲品要及時食用,或及時放入冰箱冷凍格中保存,特別是不能一次吃完的桶裝冰琪淋,必須避免在化凍后重新冷凍保管。
四、包裝食品即時食用。聽裝、瓶裝、罐裝、利樂紙盒、真空包裝的各種牛奶、肉、禽、蛋類食品,具有安全、方便、快捷的特點,但最好即時食用完畢。因為這類食品之所以安全的主要原因就是隔絕空氣,一旦打開,隨著夏季氣溫的升高,細菌生長繁殖的速度加快,如不能及時使用冷藏等后續保護措施,很快就會發生變質腐敗。